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处道》
《送处道》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上马挑书束破裘,宦情薄处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虽好,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处移文寻旧社,尚因奇字忆方舟。

西川傥有东来雁,莫道曾无截镫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ùdào
sòng / shí

shàngtiāoshūshùqiúhuànqíngbáochùqiū

èrniánzhǔshānsuīhǎoshíshèhuànhuājiāngliú

chùwénxúnjiùshèshàngyīnfāngzhōu

西chuāntǎngyǒudōngláiyàndàocéngjiédēngliú

翻译
骑马背上背着破旧的书籍,官场情绪淡薄时最不适宜秋天。
即使在风景优美的山区任职两年,也怀念成都的浣花江边。
我在这里寻找旧日的朋友,还因为罕见的字迹想起远方的方舟。
如果西川有东来的鸿雁,别忘了告诉我,或许它们曾带走了我的心意。
注释
上马:骑马。
挑:挑着。
书束:书籍堆。
破裘:破旧的皮衣。
宦情:做官的心情。
宜:适宜。
秋:秋天。
二年:两年。
拄笏:手执笏板,表示官员身份。
山虽好:山区风景优美。
十舍:十舍之地,形容距离远。
浣花江:成都的河流名。
合流:汇流。
移文:写信或发表文章。
旧社:旧日的社团或朋友。
奇字:罕见的字迹。
方舟:比喻远方的朋友。
傥:倘若。
东来雁:从东方飞来的鸿雁。
截镫留:截住马蹄铁,象征留住离去的人或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准备上路的情景,表达了对即将离开之地的不舍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上马挑书束破裘”生动地展示了诗人行囊简陋,但心中充满文化积累的形象。“宦情薄处不宜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离开的地方有一种不舍的情感,觉得这个地方在秋天尤其不适合久留。

接着“二年拄笏山虽好,十舍浣花江合流”表达了诗人对所居之地的眷恋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这里的“二年”可能指诗人在此地停留的时间,而“拄笏山”和“浣花江”则是具体的地名,通过这些地名可以想象出诗人所处之地的自然风光。

“此处移文寻旧社,尚因奇字忆方舟”则是诗人在寻找旧日聚会的地方,同时回忆起与友人的往事。这里的“奇字”可能指某种特殊的文字或书信,而“方舟”则是船只的代称,这里用来比喻交往中的一段情谊。

最后,“西川傥有东来雁,莫道曾无截镫留”通过西川飞来的大雁比喻远方友人的信息或书信,而“莫道曾无截镫留”则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尽管自己可能不再拥有某种物质上的东西,但心中仍保留着与朋友交往的情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之地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思念。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三十

相逢何用更喃喃,新得金人肘后函。

至道本来唯一默,吾生从此愿三缄。

曾无恶浪欺顽石,岂有惊涛下秃杉。

我纵不言君也会,是非留在七斤衫。

(0)

宿胡宪公署中作·其二

大道难久默,澹交宁羡浓。

官衙初下榻,虚室自鸣钟。

此地有生客,故山无老农。

夜来作归梦,飞上最高峰。

(0)

借庵即事·其八

大地一孤僧,僧孤却有朋。

雨师供茗碗,风伯致薪蒸。

细语虫相答,求声鸟所能。

未应嫌拣择,褦襶是苍蝇。

(0)

秋山

空林初落木,远岫可跻攀。

昨日涳濛际,今来几席间。

风高樵语近,天迥鹤飞还。

采采东篱菊,悠然心自閒。

(0)

张子白舟过大通值予远游留诗而去归而和之·其二

久别还相问,重门偶不开。

烦君留好句,笑我未归来。

风过花移架,天空月印台。

春光正如此,兹意倩谁猜。

(0)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其八

落日放船好,西风拂面寒。

山光呈甸线,潭影静鲵桓。

篱薄千丛菊,阶除九畹兰。

还家秋未晚,忘却路行难。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