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其十一常山道中》
《浣溪沙·其十一常山道中》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0)
注释
陇:高地。
踏水:用双脚踏动水车。
禾早:早熟的稻米。
尝新:指品尝新稻。
沽酒:买酒。
纤鳞:小鱼。
更无:绝无。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翻译
北边高地上很多人辛勤地踏水灌地,人们已经尝过了新收割的西水边上的早稻,隔着墙打来酒,炖上细鳞鱼。
忽然间下了一阵雨,使人感到凉爽,可是一会儿连一点云彩也没有了。卖瓜人已走过竹林旁的村庄。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农村的夏日景象。"北陇田高踏水频"写农夫们在高地农田上频繁地灌溉,勤劳而忙碌。"西溪禾早已尝新"暗示稻谷已经成熟,人们开始品尝新收的谷物,充满了丰收的喜悦。"隔墙沽酒□纤鳞"一句,可能是在说农人买酒归来,准备享用劳动之余的片刻欢愉,酒中还可能伴有鱼肉,"纤鳞"指细小的鱼儿。

"忽有微凉何处雨",诗人捕捉到一阵微风吹来,带来了些许清凉,可能是阵雨过后,空气清新。"更无留影霎时云",形容云彩飘过得快,没有留下痕迹,天空转瞬即逝的晴朗。最后"卖瓜声过竹边村",以卖瓜人的叫卖声穿过竹林,穿村而过,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烟火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江南农村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生活,体现了辛弃疾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田园诗意的向往。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踏莎行.奉酬人惠

毡袜余留,木盔分纳。微诚用表相酬答。

百般茶饭任经营,千般滋味堪呜咂。

恬淡真人,朴纯菩萨。都缘此物成超达。

好将铅汞里头收,须教盈满休抛撒。

(0)

临江仙

正已修行无怠堕,推心上应天机。

内容整肃吐光辉。灵真搜得莹,方可许瞻睎。

谨谨授持专一守。静中清里归依。

法凭条制不相违。九玄并七祖,连汝共升飞。

(0)

西江月

堪叹西南地顺,烧柴都是真银。火中焰迸两般身。

一半金花绽尽。认得斤星有准,即时分付良因。

西江月里弄精神。显出灵童真印。

(0)

上丹霄

向终南,成遭遇,做风狂。便游历海上嘉祥。

闲闲得得,任从词曲作诗章。

自然神气共交结,认正心香。

真清净,唯清湛,还清彻,处清凉。赤青红白又兼黄。

五般彩色,迎来围罩宝珠光。

这回应许碧霄上,明耀无方。

(0)

喜迁莺

五更残梦。听绿窗莺语,罗衾香拥。

百啭多情,娇啼无泪,枕上一声时送。

真成翠鬟双笋,当户玉琴初弄。欲谁共。

趁风和求友,乔林烟蓊。春动。花气重。

暗度垂杨,暖人酴醾洞。倦客芳悰。

佳人幽思,愁满彩笺金凰。

自怜比来心事,两翅果谁搏控。听指纵。

望高城落日,黄尘飞鞚。

(0)

卜算子

一抹截头云,叆叇从龙发。

尾足连卷见半空,霁色翻苍鬣。

举手欲攀鳞,散我麒麟发。

天外雄风秘化机,吹落苍烟峡。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