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叹西南地顺,烧柴都是真银。火中焰迸两般身。
一半金花绽尽。认得斤星有准,即时分付良因。
西江月里弄精神。显出灵童真印。
堪叹西南地顺,烧柴都是真银。火中焰迸两般身。
一半金花绽尽。认得斤星有准,即时分付良因。
西江月里弄精神。显出灵童真印。
这首元代王哲的《西江月》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富有象征意味的画面。词句首先感叹西南之地资源丰富,连烧柴都像真银一般珍贵。接着,火焰中的柴火呈现出双重形态,一半如同金花盛开,灿烂夺目,象征着财富和可能的转化。
"认得斤星有准",这里的“斤星”可能是对秤星的隐喻,暗示公正和准确,意味着在这样的财富面前,人们能够辨别真伪,把握分寸。随后,“即时分付良因”,表达了及时行善、合理利用资源的智慧。
最后两句“西江月里弄精神,显出灵童真印”,将情境置于月夜之中,增添了神秘色彩。"西江月"常被用来象征清冷的月光或高洁的意境,"灵童真印"则可能是指具有灵性或修行者的真实身份,通过这番经历展现出其内在的智慧和修为。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性强,借物抒怀,表达了对财富的珍视与智慧运用的主题。
薄宦留连未得归,思亲怀旧两依依。
岭头梅信凭谁去,枕上鸿声到此稀。
君喜及瓜催北向,我嗟垂翅倦南飞。
何时共作东都客,不厌京尘化旅衣。
尚书蔡公在廊庙,器业文章第一人。
绣墩赐坐议大政,天子称之社稷臣。
渥洼遗种出骥子,才生七日超其群。
蔚如长松倚绝壁,洒落不杂人间尘。
东风共醉杏花下,沧波浩荡天地春。
近者诸公荐御史,宰相未识真麒麟。
却借朱袍下南国,画船醉眠官不嗔。
吾徒对酒共叹息,破车快犊诚难驯。
陈蕃高才虽少对,辟书聊慰汝南民。
溪山见君亦须喜,飞云遮路迎车轮。
朱云风采久寂寞,岂宜远处沧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