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雅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两句写出了庭院中古树参天,树皮苍老,细雨绵绵,营造出一派静谧氛围。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表明这些植物并非平凡之物,而是在时间的洗礼下逐渐成长为今日的风姿。紧接着,“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赞美了自然界中那种不经意间露出的高雅脱俗之美。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逸陶渊明的敬仰,以及希望能与之共享悠长岁月的愿望。"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写出了诗人手持拐杖漫步于树荫下,携带着书籍,在阳光和煦中度过悠闲时光的景象。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感受,诗人在自然界中获得了心灵的释放与满足。"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表达了诗人对著名山峰的向往,以及对那些卓尔不群之物的赞赏。
最后,“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一句,则是诗人想要乘坐仙鹤,追随前来客人的衣摆,隐含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哀哀复哀哀,哀哀至此极。
孤儿与慈母,中路忽相失。
恍惚须臾閒,终日不复得。
谁复坐我堂,谁复入我室。
谁复饮儿酒,谁复哺儿食。
儿饥复谁念,儿寒复谁恤。
耳不闻慈语,目不见慈色。
譬如行路人,日远如一日。
行人犹可期,远道犹可追。
天穷地尽处,一日犹可归。
哀哀复哀哀,此去无尽时。
谁言生离别,不知死别离。
君不见人已闭门鸟已栖,黄昏冢畔孤儿啼。
洞里桃花开早春,洞中酒熟宴真人。
红蕊紫芝俱在手,本家猿鹤亦随身。
采拾饤饾随所有,物无不义即是真。
何须谢傅山东妓,却用陶潜漉酒巾。
漉酒复漉酒,何必金印大如斗。
一瓢复一瓢,莫辨人间淳与浇。
时情大抵恶贫贱,此閒却是青云霄。
君不见古人自谓为贤豪,或入于佞或以骄。
但言富贵我所欲,一身不保领与腰。
孔光屈身事董贤,谷永阴与王凤交。
贾谧之党遍天下,望尘拜者尤为妖。
须臾苟得快所欲,终以血肉污斧刀。
假令当日幸而免,后世讥笑安能逃。
岂如孙登但长啸,眼看时事如鸿毛。
嵇康阮籍不与语,何况纷纷儿女曹。
此都豪丽岁仍丰,此夕都人凯乐中。
车马笙箫千里至,楼台灯火九衢通。
香舆轧轧凌风驶,粉袂翩翩照地红。
病守行春真莫强,更堪攀倚少年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