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出长城,天寒日色薄。
四顾寂无人,黄云暗沙漠。
疆吏为予言,云中兵屡黩。
近入阳和川,纵横恣杀掠。
少壮悉奔逃,老弱填沟壑。
安得用韩范,惊彼心胆落。
昨闻大将军,自比卫与霍。
张灯召宾御,置酒纵蒱博。誓封狼居胥,单于?蕃服。
此意岂不佳,恐遂成疏略。
辕门荷戈者,两手冻如束。
雪深饥不餐,冰坚渴难凿。
靖边未有期,凯歌何日作。
欲归归未能,未信从军乐。
驱马出长城,天寒日色薄。
四顾寂无人,黄云暗沙漠。
疆吏为予言,云中兵屡黩。
近入阳和川,纵横恣杀掠。
少壮悉奔逃,老弱填沟壑。
安得用韩范,惊彼心胆落。
昨闻大将军,自比卫与霍。
张灯召宾御,置酒纵蒱博。誓封狼居胥,单于?蕃服。
此意岂不佳,恐遂成疏略。
辕门荷戈者,两手冻如束。
雪深饥不餐,冰坚渴难凿。
靖边未有期,凯歌何日作。
欲归归未能,未信从军乐。
这首《从军行》描绘了明代诗人吴俨对边疆从军生活的深刻感受与忧虑。开篇“驱马出长城,天寒日色薄”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荒凉的边塞景象,马蹄声与风声交织,渲染出一种肃杀之气。接着,“四顾寂无人,黄云暗沙漠”,进一步强调了边疆的孤寂与荒芜,黄云笼罩,沙漠无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疆吏为予言,云中兵屡黩”揭示了边疆地区军事活动频繁,但并非出于正当目的,而是“近入阳和川,纵横恣杀掠”。这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无辜的老弱妇孺饱受苦难,生命在战乱中脆弱不堪。
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与期待:“安得用韩范,惊彼心胆落。”韩范指历史上的名将韩信与范仲淹,诗人希望有这样的人才出现,震慑敌胆,维护边境安宁。然而,现实却不如人愿,“昨闻大将军,自比卫与霍”,大将军虽有豪言壮志,却可能因追求功名而疏忽了战略的长远考虑。
“张灯召宾御,置酒纵蒱博”描绘了大将军的生活奢靡,与前线士兵的艰苦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此表示了深深的忧虑:“此意岂不佳,恐遂成疏略。”他担心这种奢侈的生活会分散将领的注意力,导致战略上的失误。
最后,“辕门荷戈者,两手冻如束。雪深饥不餐,冰坚渴难凿”形象地展现了士兵们在极端环境下作战的艰难,他们不仅要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还要忍受饥饿与干渴的折磨。这种生活状态与将领的享受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诗人对战争本质的深刻反思。
“靖边未有期,凯歌何日作。欲归归未能,未信从军乐。”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从军生活的复杂情感。虽然心中渴望结束战争,回归平静,但现实的无奈使得他无法轻易离开战场,对从军生活的苦涩与无奈也流露于字里行间。
整体而言,《从军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从军生活的艰辛与复杂,以及诗人对国家、军队与和平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画楼十万春烟浓,断钗零黛无小红。
银筝滥谱不堪听,杜牧情如阮籍穷。
谁家阑杆六曲好,帘底香深倚窈窕。
绿睇穿梧凤子纤,茜衫飐竹莺儿老。
莺儿凤子秋心多,暮雨桃花吹梦过。
晓苔腻席湘妃瑟,夕露飘星织女河。
孙郎对酒颜微酡,不唱秋娘金缕歌。
不歌明月前溪曲,醉倚帘眉护凉烛。
烛光剪翠一帚梧,帘影筛波几竿竹。
未愁霜紧莺魂消,但愁叶落蝉鬓彫。
曲边天远江山碧,何处松陵十四桥?
青天高高不可穷,朔风万里飘一鸿。
鸿飞飘飘过大海,岛屿苍茫城郭改。
城中有客抱玉琴,窅然其思秋烟深。
不媚人作下里之曲,不操古为猗兰之音,琅玕无凤明月阴。
对面一尺有幽壑,白猿含睇同沈吟。
孤灯萧萧,门外风雨。
年残未归,怅亦谁语,今夜胡为独梦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