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达西堂》
《赠达西堂》全文
宋 / 赵师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水数枝莲,在师房一边。

固应通净理,不复念生缘。

旧愿酬初满,灵方许尽传。

闲询曾住寺,如梦已茫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西táng
sòng / zhàoshīxiù

qiūshuǐshùzhīliánzàishīfánghuàzhè

yìngtōngjìngniànshēngyuán

jiùyuànchóuchūmǎnlíngfāngjìnchuán

xiánxúncéngzhùmèngmángrán

翻译
秋天的水面绽放几枝莲花,它们生长在老师的居所旁。
自然应当通晓纯净的佛法道理,不再执着于生死之念。
过去的愿望如今得以实现,灵验的秘方可以全部传授。
闲暇时询问他曾居住的寺庙,那些记忆如同梦境般模糊不清。
注释
秋水:秋天的水面,可能象征着清澈或宁静的心境。
莲:佛教中常用来象征纯洁和高雅。
师房:老师的居所,指僧侣或教师的住所。
净理:清净的道理,通常指佛教中的佛法。
生缘:与生俱来的缘分,这里可能指生死轮回。
旧愿:过去的愿望。
灵方:灵验的药方或秘诀。
曾住寺:曾经居住过的寺庙。
如梦:比喻过去的记忆或情境仿佛一场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禅意的画面,"秋水数枝莲",寥寥几笔勾勒出秋日池塘中莲花盛开的景象,暗示了清幽的僧侣生活环境。"在师房一边"进一步点明莲花生长于僧侣的居所附近,可能象征着佛法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固应通净理"表达了对僧侣深厚的佛法造诣的肯定,认为他们深谙清净无染的佛理。"不复念生缘"则暗示他们已经超脱世俗的生死观念,专注于内心修行。"旧愿酬初满",可能指的是他们的修行愿望得以实现,初尝圆满。

"灵方许尽传"提到的"灵方"可能是指佛法中的智慧或修行方法,诗人希望这些珍贵的智慧能够得到传承。最后一句"闲询曾住寺,如梦已茫然",通过回忆过去在寺中的生活,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曾经的一切仿佛梦境般模糊不清,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情的方式,赞美了僧侣的修行境界和佛法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佛法传承的期望。

作者介绍
赵师秀

赵师秀
朝代:宋   号:灵秀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70~1219年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猜你喜欢

题郭髯仿米老云山图

退直归来日半曛,豪端风雨正纷纷。

不须更觅惊人句,恼乱青山与白云。

(0)

寓杨梅洲书舍

枯桑败叶集寒鸦,篱落芙蓉晓见花。

有客归来新作主,钓船湾处是生涯。

(0)

巡历太康

奉使孤城驻马蹄,霜风猎猎战旌旗。

一钩薄暮天边月,照见禽荒旧地基。

(0)

题界溪顾处士竹逸亭

竹色团苍翠,溪光凝碧流。

徵君头半白,于此独夷犹。

(0)

和李长吉马诗·其十五

騋牝三千匹,云屯十二闲。

六飞当御驾,喜色见龙颜。

(0)

墨竹

倚杖看明月,停杯唱竹枝。

美人期不至,对景立多时。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