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东君别,莺花事已非。
燕先秋社去,萤背夜镫飞。
落拓安吾拙,疏狂与世违。
柴门对溪水,鸥鸟共忘机。
几日东君别,莺花事已非。
燕先秋社去,萤背夜镫飞。
落拓安吾拙,疏狂与世违。
柴门对溪水,鸥鸟共忘机。
这首清代诗人王棻的《秋日书事》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几日东君别”,以春神东君的离去象征着时光的流转,暗示季节更替,莺花之事已不再如初。次句“莺花事已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迁。
“燕先秋社去”写出了燕子在秋季结束时南飞,暗示着自然规律和人事的无常。“萤背夜镫飞”则通过萤火虫在夜晚的活动,映照出诗人孤独而寂静的生活状态。
“落拓安吾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评价,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坦然接受自己的笨拙。“疏狂与世违”则透露出诗人不随流俗,保持个性自由的态度。
最后两句“柴门对溪水,鸥鸟共忘机”,诗人选择在柴门前静观溪水,与鸥鸟为伴,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流露出淡泊名利、忘却机心的隐逸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淡然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