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骥失龙偶,三年常夜嘶。
哀缘喷风断,鹖旦含霜啼。
长恐绝遗类,不复蹑云霓。
非无駉駉者,鹤意不在鸡。
春来筋骨瘦,吊影心亦迷。
自此渥洼种,应生浊水泥。
天骥失龙偶,三年常夜嘶。
哀缘喷风断,鹖旦含霜啼。
长恐绝遗类,不复蹑云霓。
非无駉駉者,鹤意不在鸡。
春来筋骨瘦,吊影心亦迷。
自此渥洼种,应生浊水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三叹(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悲凉与无奈,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
“天骥失龙偶,三年常夜嘶。”这里的“天骥”指的是神马,“失龙偶”则是比喻失去了贵族或高官的地位。诗人表达了自从失去了那份尊荣之后,整整三年的时间里,每个夜晚都会发出哀伤的嘶吼,显示出一种深切的痛苦与孤独。
“哀缘喷风断,鹖旦含霜啼。”诗人通过“哀缘”、“喷风断”来形容心中的哀伤和绝望,而“鹖旦含霜啼”则描绘了寒冷的早晨,鸟儿吸着霜花啼叫的情景,这些都是对内心痛苦的外在写照。
“长恐绝遗类,不复蹑云霓。”诗人担忧自己的才能将会因此而失传,无法再次攀登到过往辉煌的高度,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恐惧与无力感。
“非无駉駉者,鹤意不在鸡。”这里的“駉駉”指的是高贵或尊严,而“鹤意不在鸡”则是比喻自己虽然还保持着一份高洁,但是在现实中已经无法与世俗同流。
“春来筋骨瘦,吊影心亦迷。”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而心灵也陷入了迷茫之中。
“自此渥洼种,应生浊水泥。”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宿命论,认为自己从此以后就像是被扔在泥泞的水里,是一种对未来毫无希望的悲观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失落,以及对于过去荣耀的怀念与未来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