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三》
《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三》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湖上女,高髻簇金钿。

脂粉邀人随意傅,绮罗趁体及时穿。绰约晚风前。

劳望眼,何处最婵娟。

可是行云归楚岫,疑来解佩出湘川。空惹恼人怜。

(0)
鉴赏

这首《忆江南·湖上曲十二阕(其三)》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一位湖畔女子的生动形象与情感世界。

首先,“湖上女,高髻簇金钿”,开篇即以“湖上女”点明人物所在环境,高髻上的金钿装饰,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华美装扮,也暗示了她生活的富足与地位。接下来,“脂粉邀人随意傅,绮罗趁体及时穿”,通过脂粉和绮罗的使用,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精致生活与对美的追求。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邀人”二字赋予脂粉以主动邀请的姿态,表现了女子对美的自信与享受;“趁体及时穿”则体现了她对时尚的敏感与把握,展现出一种随性而优雅的生活态度。

“绰约晚风前”,在晚风的衬托下,女子的身姿更加轻盈飘逸,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美丽,也暗示了内在的柔情与温婉。接着,“劳望眼,何处最婵娟”,表达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她的眼睛仿佛能穿透时空,寻找世间最美好的景致,这种情感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最后,“可是行云归楚岫,疑来解佩出湘川。空惹恼人怜”,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女子比作行云、解佩的仙女,她如同楚岫之中的云雾,又似湘川之侧的佳人,充满了神秘与诱惑。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却只能是想象中的存在,最终留给观者的是无尽的遐想与淡淡的哀愁,引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美丽、追求与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是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梅花绝句十首·其五

蜀王小苑旧池台,江北江南万树梅。

只怪朝来歌吹闹,园官已报五分开。

(0)

正月十六日

上元已过欲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

陌上红尘霏似雾,云间明月冷如冰。

谁言世上驱驰客,老作庵中寂定僧。

漏水半消灯火冷,长空无滓色澄澄。

(0)

南堂五首·其一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0)

答李邦直

美人如春风,著物物未知。

羁愁似冰雪,见子先流澌。

子从徐方来,吏民举熙熙。

扶病出见之,惊我一何衰。

知我久慵倦,起我以新诗。

诗词如醇酒,盎然熏四支。

径饮不觉醉,欲和先昏疲。

西斋有蛮帐,风雨夜纷披。

放怀语不择,抚掌笑脱颐。

别来今几何,春物已含姿。

柳色日夜暗,子来竟何时。

徐方虽云乐,东山禁游嬉。

又无狂太守,何以解忧思。

闻子有贤妇,华堂咏《螽斯》。

曷不倒囊橐,卖剑买蛾眉。

不用教丝竹,唱我新歌词。

(0)

满庭芳

裂楮裁筠,虚明潇洒,制成方丈屠苏。

草团蒲坐,中置一山炉。

拙似春林鸠宿,易于□、秋野鹑居。

谁相对,时烦孟妇,石鼎煮寒蔬。嗟吁。

人生随分足,风云际会,漫付伸舒。

且偷取闲时,向此踌躇。

谩取黄金建厦,繁华梦、毕竟空虚。

争如且、寒村厨火,汤饼一斋盂。

(0)

烟雨楼

一上危楼七泽分,胜游平日此怡神。

荆台芜没千年地,楚望云披四面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