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交柯如斗虬,小树列岸人对愁。
清空无绳系孤镜,湛湛欲堕鳊鱼舟。
苍山数转坐超忽,溪光沙色望不歇。
但添葭苇缀菰蒲,便抵吾乡练潭月。
大树交柯如斗虬,小树列岸人对愁。
清空无绳系孤镜,湛湛欲堕鳊鱼舟。
苍山数转坐超忽,溪光沙色望不歇。
但添葭苇缀菰蒲,便抵吾乡练潭月。
这首清代姚浚昌的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的静谧画面。首句"大树交柯如斗虬"以生动的比喻,写出大树枝叶交错如同盘曲的龙,展现出夜晚的静谧和树木的古老沧桑。"小树列岸人对愁"则通过小树排列在岸边,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淡的忧愁。
"清空无绳系孤镜,湛湛欲堕鳊鱼舟"运用了奇特的意象,将月亮比作孤镜,暗示月光清澈,又仿佛要坠入水中,形象地描绘了月色下的水面。"鳊鱼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心境,漂泊不定。
"苍山数转坐超忽,溪光沙色望不歇"写诗人随着船只在溪流中转折,山色不断变换,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模糊,令人感到瞬间超越了日常的琐碎。"溪光沙色望不歇"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连忘返。
最后两句"但添葭苇缀菰蒲,便抵吾乡练潭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即使眼前只有芦苇和菖蒲点缀,只要能欣赏到这样的月色,就仿佛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故乡,练潭月是诗人记忆中的美好象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意境,融合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岁寒辽邈,望断江南信。
墙外一枝斜,对兰堂、绮罗隐映。
水清月淡,疑是寿阳妆,烟浪急,小桥横,点点疏清影。
天姿潇洒,不减瑶台韵。
占断玉楼春,被松筠、笑他孤冷。
幽人何在,无处觅馀寒,疏雨过,泪痕深,枉了衷肠恨。
一点箕星,近天边,光彩辉耀南极。
竹马儿童,尽道使君生日。元是凤池仙客。
曾曳履、持荷簪笔。
称觞处,晚节花香,月周犹待五夕。谁道久拘禁掖。
任双旌五马,暂从游逸。九棘三槐,都是等闲亲植。
见说玉皇侧席。但早晚、促归调燮。
功成了,笑傲南山,寿如南山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