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烟雨楼》
《烟雨楼》全文
宋 / 吴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上危楼七泽分,胜游平日此怡神。

荆台芜没千年地,楚望云披四面春。

(0)
注释
一上:登上。
危楼:高楼。
七泽:七个湖泊(泛指众多湖泊)。
分:展现。
胜游:优美的游览。
怡神:使心情愉快。
荆台:古代楚地的名胜古迹。
芜没:荒废、埋没。
千年地:千年的历史遗迹。
楚望:楚国的名胜之地。
云披:云雾覆盖。
四面春:四周都是春天的景象。
翻译
登上高高的楼台,眼前展现出广阔的湖泊,往常的游玩在这里总是让人心旷神怡。
昔日的荆台淹没在千年的尘土之下,四周的楚地山峦云雾缭绕,春天的气息四处弥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登高远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一上危楼七泽分"表明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可以俯瞰到广阔的水域,这里的“七泽”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特有的地理景观,也有可能是虚指,意在形容开阔的水面。"胜游平日此怡神"则表明诗人认为今天的心情比往常更为舒畅,"怡"字含有愉悦和满足之意。

"荆台芜没千年地"中“荆台”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著名的高台或建筑,这里的“芜没”意味着被野草所覆盖,时间久远到达到了“千年”,这种描写传递出一股岁月沧桑之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楚望云披四面春"则是诗人站在高处向外眺望时所见的情景。"楚望"可能暗示着诗人所在之地与古代的楚国有所关联,而“云披四面春”则形容了四周被云雾缭绕,春意盎然,这里的“春”不仅仅指季节,更隐含了一种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高楼眺望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切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体味。

作者介绍

吴育
朝代:宋

(1004—1058)建州浦城人,字春卿。吴待问子。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历知临安、诸暨等县。景祐元年举贤良方正,迁通判苏州。还知太常礼院,奏定《太常新礼庆历祀仪》。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遇事敢言。出知数州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累进资政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官终知河南府。卒谥正肃。
猜你喜欢

赠安肃郑公

兴来曾泛剡溪航,置驿何须羡郑庄。

眼为金兰青似染,发同海鹤白于霜。

看君合用安车召,念我终将小草藏。

推毂未能羞献纳,临风先寄紫霞觞。

(0)

张羽王言别得分字

虔刀把赠倍慇勤,暂合延津袂欲分。

休向风尘愁按剑,且从杯酒细论文。

莺花日下同为客,韦孟风流已到君。

狗监若逢杨得意,赋成蚤上汉廷闻。

(0)

忧旱·其二

西郊云起也纵横,不分星河夜夜明。

近水园林何处绿,向阳葵藿几时倾。

岂因东海冤犹结,可是弘羊烈未烹。

却忆吾皇曾步祷,随车膏雨遍生成。

(0)

西台满考谢赐羊酒钞锭

朱衣使者降从天,下拜欢承雨露偏。

楮币何缘分内帑,纶音似欲赦前愆。

委蛇愧乏羔羊节,醉酒深惭饱德篇。

不是作霖逢大旱,投醪漫想古人贤。

(0)

答沁水王次来韵

桂树别来几见秋,每凭云树忆并州。

一从碣石论文后,谁向梁园授简游。

春色朱门芳草合,天涯华发旅魂愁。

开缄忽睹相思句,倚韵诗成月色幽。

(0)

题新筑尊经阁成

泮宫高阁切云成,藜杖将分太乙精。

满架缥缃过二酉,当檐奎壁引长庚。

笔从众巘齐冲斗,带合双流两抱城。

柱史神君收地脉,重看文献在西京。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