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金氏墓》
《赵金氏墓》全文
宋 / 许复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埋骨青山足古今,北邙深锁暮云平。

夜台长寄千秋烈,子燕何须吊王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jīnshì
sòng / dào

jìnqīngshānjīnběimángshēnsuǒyúnpíng

táichángqiānqiūlièyàndiàowángjīng

注释
埋骨:指死后葬在这里,永眠青山。
青山:指代陵墓所在地,常用来象征永恒和不朽。
北邙:古代中国的名陵区,位于洛阳附近,这里泛指陵墓之地。
暮云:傍晚的云彩,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哀思之情。
夜台:指阴间或墓地,古人常以此比喻死亡后的世界。
千秋烈:千秋万代的英魂,形容英雄的事迹流传久远。
子燕:燕子,此处可能象征着游子或过客,与王京形成对比。
王京:京城,古代对首都的称呼,此处可能指代某位逝去的王侯。
翻译
青山埋骨见证古往今来,北邙山深藏着傍晚的云层。
永久的墓穴寄托着千秋英烈,燕子何必为京城的王侯哀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许复道所作,名为《赵金氏墓》。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哀悼亡友之作,通过对逝者生前情景的回忆和对其墓地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埋骨青山足古今,北邙深锁暮云平。" 这两句诗描写了赵金氏的葬身之地——青山。这里的“青山”不仅指实实在在的地理环境,同时也象征着永恒和安宁。诗人通过“埋骨青山足古今”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感,暗示赵金氏虽然去世,但她的精神或遗产将与这片土地共存至永。北邙是古代地名,这里用来指代墓所在之处,“深锁暮云平”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景象,给人以时间凝固、空间封闭之感。

"夜台长寄千秋烈,子燕何须吊王京。" 这两句诗中,“夜台”通常指夜晚的高台或楼阁,这里可能是赵金氏生前常至的地方。“长寄千秋烈”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沉怀念之情,希望这种情感能够传承千年,不断。后两字“何须吊王京”则是在劝慰自己或他人,既然生命已归于尘土,就不必过度哀伤,因为生命的消逝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观的描绘和对亡者生前情境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缅怀,同时也蕴含着一种顺其自然、接受生命循环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许复道
朝代:宋

许复道(一一六二~?),字从道,号鍊庵,义乌(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时年五十六。为淮西总领所干官,以通直郎致仕。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六、《金华贤达传》卷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猜你喜欢

偕长兄无旷移榻南林二首·其一

雨歇山斋月更清,殷勤鸡黍弟兄情。

十年不伴松云卧,三径唯怜碧藓生。

(0)

送灵山刘尹先为海门经历

三载忘年谊,怀君每动颜。

海门淹老骥,合浦得翘关。

石室人何在,仙岩胜可攀。

更从民俗问,应有去珠还。

(0)

雪浪早梅

此地春回得气先,凌寒早巳伴青莲。

未经剪拜姿偏老,得远烟尘色倍然。

雪后寻芳幽韵合,岩前含笑静香传。

趋新不与凡花斗,领袖凡花又一年。

(0)

铜井访僧

曲曲桑麻路,层层紫翠台。

远寻铜井去,先访竹门开。

云筥采茶入,瓦罂沽酒回。

三生不尽话,松日照苍苔。

(0)

陈行之风翰亭

缥亭人似玉堂仙,月肺云肝泻峡泉。

词藻引毫归宝唾,笔花拖梦上蛮笺。

墨池暖涨桃花雨,书壁凉飘柿叶烟。

气窄紫鳌清浅水,神游黄鹄泬寥天。

红鹅价博黄庭卷,白雪声和锦瑟弦。

五凤文章天上待,三都词赋洛中传。

荷巾未逐秋风老,铁砚磨云已半穿。

(0)

过念涯营·其二

风云蛇鸟指挥新,犊剑牛刀语入神。

杀气成虹翻作雨,溪姿含雾远迷津。

地荒少值桑麻长,路滑还忧风雨频。

满眼黄蒿半狐兔,济时真负百年身。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