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莫公堂,孕秀龙渊西。
造化秘奇胜,路断无轮蹄。
金霞烘石门,古木蟠双溪。
中流峙鳌首,势若吞云霓。
下招巢由隐,上揖松乔栖。
往往春风时,桃花满深蹊。
渔郎信波去,仙源归桨迷。
谁结物外赏,严冬此攀跻。
旋磨苔藓壁,更作磊落题。
万世万斯年,岩岩穹壤齐。
高高莫公堂,孕秀龙渊西。
造化秘奇胜,路断无轮蹄。
金霞烘石门,古木蟠双溪。
中流峙鳌首,势若吞云霓。
下招巢由隐,上揖松乔栖。
往往春风时,桃花满深蹊。
渔郎信波去,仙源归桨迷。
谁结物外赏,严冬此攀跻。
旋磨苔藓壁,更作磊落题。
万世万斯年,岩岩穹壤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个人情感的寄托。
“高高莫公堂”一句,设定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可能是某个寺庙或其他古迹,这里已被山林环绕,显得神秘而又庄严。紧接着,“孕秀龙渊西”进一步描绘出这一带的自然美景,龙渊意指水流湍急而又深邃的地方。
“造化秘奇胜”表明诗人对这片山川的赞叹,这里是大自然巧夺天工之处。随后,“路断无轮蹄”则描绘出这里道路崎岖,难以行车,显得异常偏远和闭塞。
“金霞烘石门”、“古木蟠双溪”两句,则是对这个地方光线和植被的细腻描写。金色的阳光照耀在坚硬的岩石上,而古老的树木则环绕着两条清澈的溪流。
“中流峙鳌首,势若吞云霓”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山中的水流比作巨龙之首,形象地表达了水流奔腾有力且充满神秘气息的景象。紧接着,“下招巢由隐,上揖松乔栖”则是对这片山林中生长着各种树木和鸟类的生动描写。
“往往春风时,桃花满深蹊”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景色的喜悦之情。这里的桃花不仅仅是自然美景的点缀,更是时间流转的一个象征。
接下来的几句,“渔郎信波去,仙源归桨迷”、“谁结物外赏,严冬此攀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渔人的生活和对仙境的向往。在这里,渔郎是自然环境下的自由灵魂,而仙源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理想之地。
“旋磨苔藓壁,更作磊落题”显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创作诗歌的场景。最后,“万世万斯年,岩岩穹壤齐”则是对这片山川永恒不变的一种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哲学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以及对于生命、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思考。
冬晴江出滩,一雨秀山麦。
泸州三十里,小船换今夕。
土山高复下,转棹即江驿。
濛濛人声沸,万瓦炊烟白。
争言半月前,此水没行客。
小舟如土沉,大舟一化百。
至今篷板在,狼藉堆沙碛。
我行初出门,疑信未能择。
将身托船中,与水一纸隔。
但令半篙失,立堕蛟龙宅。
勇前理无回,临发良脉脉。
谁欤其健者,飞身越涪石。
松禅先生真贱儒,半生出入承明庐。
黄金横带紫绶纡,谓非干禄谁欺乎。
忽然被放归里闾,所在编管如囚拘。
家无薄田输官租,又无一椽安厥居。
鸡栖斗室常沮洳,革履滑涟衣被濡。
蚊虻虮虱蝇蚁蛆,扑缘竟夕肱不舒。
今年大水起两湖,豫章宣歙连杭衢。
浸淫漾衍来吾虞,吾虞北江南具区。
形势污下釜底如,况挟盲风怪雨俱。
田荒屋破民其鱼,先生虽贫乐有馀。
案有笔研架有书,奈何祇知谋一躯。
皇天鉴物无私储,汝箧名碑好画图。
兼有古籍施注苏,胡不以之易贝珠。
亦足数辈尪赢扶,坐视戚戚何其愚,嗟哉先生真贱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