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花时把酒杯,暮天何处笛声哀。
纵然一夜风吹去,不恨彫零却恨开。
每到花时把酒杯,暮天何处笛声哀。
纵然一夜风吹去,不恨彫零却恨开。
这首诗《集古·落梅》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落梅花瓣飘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首句“每到花时把酒杯”,描绘了诗人每逢花开时节,便举杯畅饮的情景,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也暗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接下来,“暮天何处笛声哀”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哀怨笛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与前句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和感伤。
“纵然一夜风吹去”,诗人想象着一夜之间,所有的梅花都被风吹散,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落梅的景象,也隐喻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最后,“不恨彫零却恨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凋零的无奈,但更深层次的是对梅花盛开时未能珍惜的遗憾。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瞬间易逝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落梅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其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食罢游东园,慨然伤我怀。
昨日卧病时,自谓不复来。
入门大风起,万松声顿哀。
病骨念不堪,欲行重徘徊。
裴徊南斋前,小倦坐苔阶。
斋前花不多,亦有两古梅。
似知我至此,顷刻忽尽开。
多情梅间竹,偃风特奇哉。
不知喜风舞,为复怯风回。
万象皆迎春,我独老病催。
明日能来否,且归拨炉灰。
老夫山居花绕屋,南斋杏花北斋菊。
青春二月杏花开,抱瓶醉卧锦绣堆。
凉秋九月菊花发,自折寒枝插华发。
湘累落英曾几何,陶令东篱未是多。
吾家满山种秋色,黄金为地香为国。
就中更有一丈黄,霜葩月蕊耿出墙。
饮徒亡酒寻不得,寻得一身花露香。
如今小寓咸阳市,有口何曾问花事。
百钱担上买一株,聊伴诗人发幽意。
帝念潜龙雪邸臣,宠光玉树照青春。
家藏履舄星辰旧,天借旂常日月新。
从此云霄君稳步,向来鹓鹭我曾邻。
曲台簿正多廊庙,西府璇枢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