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作四首·其三》
《偶作四首·其三》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岑寂苦畏嚣,病与愁相友。

闭目理枯坐,匡床不舒肘。

素书束梁上,恐以劳心手。

山妻未解意,申申詈偏诟。

有儿惧读书,好弄挈瓶缶。

幼女能学拜,十日九蓬首。

其小者可怜,牵衣绕床走。

家贫未能奋,衣食累父母。

念此五情震,焉能守蓬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家庭成员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

首句“岑寂苦畏嚣”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恐惧,身处喧嚣中却感到无比的寂静,暗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接着,“病与愁相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痛苦,疾病与忧愁相伴,使得他的生活更加艰难。

“闭目理枯坐,匡床不舒肘”描述了诗人试图通过冥想来寻求心灵的平静,但即使是在床上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放松,暗示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素书束梁上,恐以劳心手”则表达了他对书籍的渴望与珍惜,担心自己的精力被过度消耗。

“山妻未解意,申申詈偏诟”描绘了妻子对他的不解与责备,反映了家庭关系中的冲突与不和谐。而“有儿惧读书,好弄挈瓶缶”则展示了孩子们在贫困中的成长环境,他们害怕学习,更喜欢玩乐,反映了教育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幼女能学拜,十日九蓬首”则描绘了女儿的懂事与勤劳,尽管她们的头发常常蓬乱,但她们愿意帮助家庭分担家务。接下来,“其小者可怜,牵衣绕床走”则通过孩子的行为,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依赖。

最后,“家贫未能奋,衣食累父母”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担忧,以及对父母无私付出的感激与内疚。“念此五情震,焉能守蓬牖”则总结了诗人的情感波动,面对家庭的困境,他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只能默默承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普通家庭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家庭成员间复杂的情感关系,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与无奈。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题山泉为林节推

高厓百丈到沧溟,咫尺寒泉万里清。

若道眼中惟见水,老狂何意向诗倾。

(0)

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其二

当时不出意何如,得丧难逃真数书。

更忆往年张学士,西山对面说河图。

(0)

外祖父无子以侄孙林广为后广之曾大父以一身兼两戎籍不能办而一之为子孙世役久之业尽人亡惟有广耳有司今又以广补北京镇南卫伍自是而后林氏子孙在新会者无孑遗矣丘陇之守委之谁耶予力不能振之赋二诗赠广庶有识而怜之者·其二

泪尽庐冈失母家,冢傍枯树也无花。

平安莫遣无书信,一度春归一度嗟。

(0)

左行人寄惠倭金酒盏醉中赋答

睡乡元自醉乡分,醉兴深时睡兴深。

六十七回春又过,茅柴不管注倭金。

(0)

闻周京春试下第遣黎公往报其家

浣壁小儿期大魁,倚门慈母梦归来。

春榜未登非恶报,开缄莫欠老黎杯。

(0)

次韵赠胡曹·其一

梅坞传觞是偶同,小桃催放数花红。

人间爱见春风面,天上还看斗柄东。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