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六日》
《正月十六日》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上元已过欲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

陌上红尘霏似雾,云间明月冷如冰。

谁言世上驱驰客,老作庵中寂定僧。

漏水半消灯火冷,长空无滓色澄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èngyuèshíliù
sòng / zhé

shàngyuánguòshōudēngchéngguōyóurénbèizēng

shànghóngchénfēiyúnjiānmíngyuèlěngbīng

shuíyánshìshàngchílǎozuòānzhōngdìngsēng

lòushuǐbànxiāodēnghuǒlěngchángkōngchéngché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正月十六日》。诗人通过描绘上元节(元宵节)过后的情景,展现了节日热闹后的宁静与转变。首句"上元已过欲收灯",写出了元宵节过后,华灯初息,人们开始回归日常的景象。"城郭游人一倍增"则回忆了节日时万人空巷、热闹非凡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陌上红尘霏似雾,云间明月冷如冰",运用比喻,将尘土比喻为雾,月光比作冰,形象地描绘出尘世的喧嚣与月夜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感叹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谁言世上驱驰客,老作庵中寂定僧",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说自己虽然曾经奔波于世,如今却只能在庵中做一名寂定的僧人,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现世生活的淡然态度。

最后两句"漏水半消灯火冷,长空无滓色澄澄",描绘了夜深人静后,滴水声稀疏,灯火微弱,天空清澈如洗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归于寂静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丑奴儿慢/采桑子慢 双清楼

空濛乍敛,波影帘花晴乱。
正西子、梳妆楼上,镜舞青鸾。
润逼风襟,满湖山色入阑干。
天虚鸣籁,云多易雨,长带秋寒。
遥望翠凹,隔江时见,越女低鬟。
算堪羡、烟沙白鹭,暮往朝还。
歌管重城,醉花春梦半香残。
乘风邀月,持杯对影,云海人闲。

(0)

探春慢·径苔深

径苔深,念断无故人,轻敲幽户。
细草春回,目送流光一羽。
重云冷,哀雁断,翠微空,愁蝶舞。
荡鸣澌,游蓬小,梦枕残云惊寤。
还识西湖醉路。
向柳下并鞍,银袍吹絮。
事影难追,那负灯床闻雨。
冰溪凭谁照影,有明月、乘兴去。
暗想思,梅孤瘦、共江亭暮。

(0)

探芳新·九街头

九街头,正软尘润酥,雪销残溜。
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
层梯峭空麝散,拥凌波、萦翠袖。
叹年端、连环转,烂漫游人如绣。
肠断回廊伫久。
便写意溅波,传愁蹙岫。
渐没飘鸿,空惹闲情春瘦。
椒杯香乾醉醒,怕西窗、人散后。
暮寒深,迟回处、自攀庭柳。

(0)

花上月令·文园消渴爱江清

文园消渴爱江清。
酒肠怯,怕深觥。
玉舟曾洗芙蓉水,泻清冰。
秋梦浅,醉云轻。
庭竹不收帘影去,人睡起,月空明。
瓦瓶汲井和秋叶,荐吟醒。
夜深重,怨遥更。

(0)

梦行云·簟波皱纤縠

簟波皱纤縠。
朝炊熟。
眠未足。
青奴细腻,未拌真珠斛。
素莲幽怨风前影,搔头斜坠玉。
画阑枕水,垂杨梳雨,青丝乱、如乍沐。
娇笙微韵,晚蝉理秋曲。
翠阴明月胜花夜,那愁春去速。

(0)

采桑子慢·桐敲露井

桐敲露井,残照西窗人起。
怅玉手、曾携乌纱,笑整风敧。
水叶沈红,翠微云冷雁慵飞。
楼高莫上,魂消正在,摇落江蓠。
走马断桥,玉台妆榭,罗帕香遗。
叹人老、长安灯外,愁换秋衣。
醉把茱萸,细看清泪湿芳枝。
重阳重处,寒花怨蝶,新月东篱。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