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桑陌草连空,点点残红溅晚风。
篱落喜闻营细柳,烟尘徒尔隘新丰。
不因宣室咨梁傅,安得朝廷知弱翁。
他日淮肥惊鹤唳,金龟似斗合须公。
杏园桑陌草连空,点点残红溅晚风。
篱落喜闻营细柳,烟尘徒尔隘新丰。
不因宣室咨梁傅,安得朝廷知弱翁。
他日淮肥惊鹤唳,金龟似斗合须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的田园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杏园桑陌草连空,点点残红溅晚风”以杏花凋零、残红飘散的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篱落喜闻营细柳,烟尘徒尔隘新丰”两句,通过描绘农人忙碌于田间、细柳轻摇的画面,以及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不因宣室咨梁傅,安得朝廷知弱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能未被朝廷赏识的无奈与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贤臣良相的渴望与敬仰。最后,“他日淮肥惊鹤唳,金龟似斗合须公”则以未来之期许,预示着诗人对未来有所作为的期待,以及对友情与合作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
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
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
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