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敦煌署中作》
《敦煌署中作》全文
清 / 苏履吉   形式: 古风

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

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

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

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官员苏履吉对官民关系的深刻思考。他以“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开篇,对比了古代与现代官员对待民众的态度,指出现今官员可能更担忧自己的贫困,而忽视了爱民如子的传统美德。

接着,“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两句,强调了爱民与避免贫困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批判了那些贪婪如同盗贼一样的官员。通过“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表达出官府与民众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公,以及民众生活的艰辛。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则进一步描绘了官府剥削民众的残酷现实,强调这种行为是不可容忍的。最后,“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与民众紧密相连的认识,认为民众团结一致可以形成坚固的防线。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则提醒那些在和平时期负责治理地方的官员,应当谨慎行事,以保持良好的名声和治理效果。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官民关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公正、廉洁从政的强烈呼吁。

作者介绍

苏履吉
朝代:清

苏履吉,乳名发祥,字其旋,号九斋,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农历七月十三日(1779年8月25日),福建德化人。有《友竹山房诗草》七卷,补遗一卷,《友竹山房诗草续钞》七卷。
猜你喜欢

久别离

淅淅梧桐叶,几向秋窗落。

但见金井阴,欲朽银床索。

关河不必远,边山不必近。

乡心宛转托尺书,云中岂少南飞雁。

女萝与乔松,那得长相守。

君心傥弃捐,一日即为久。

(0)

折杨柳行

惠逆凶吉从,匪以人事配。

大道昧于蒙,多令亡故态。

泰伯称至仁,一止嗣谁夺。

回也踵圣轨,厥终丽夭罚。

伋子不逃死,与寿同并命。

伯奇以孝章,厥考非不令。

申徒昔蹈河,三闾亦怀沙。

奢突不旋踵,罹毒理则那。

孔仪交优游,冶死已有馀。

囊瓦秉国程,宛爇已不居。

君一臣则二,大易精义昭。

扶抑每不胜,天道时增忧。

(0)

与德立亭吏部

少年游艺共芳春,取次连镳只二人。

小吏两番阶下立,口含天宪羡君身。

(0)

古樵郭明府甫卸雅篆又权芦山别未及月作再来人喜而赋寄·其二

小熙春馆敞离筵,泥爪新痕尚宛然。

鸿雁依群冲雪至,卿云辞岫被风还。

重经花县犹今我,无事琴堂亦散仙。

闻道君家有金穴,可能资助邓通钱。

(0)

马嵬

未必行军气不扬,姜妃走马定岐梁。

情深别有兴亡感,千载明皇与太王。

(0)

寒夜二首·其二

孤灯如豆漏频催,欲向鸡窗展卷才。

为数更筹劳问夜,清寒宛若励吾媒。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