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雁字·其三》
《雁字·其三》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常时风卷复霞舒,万翥勾勾点点疏。

云里岂烦苍颉氏,空中谁读典坟书。

鹅溪展去绡千丈,榆塞回时载几车。

毛颖秃来今在否,月天试问老蟾蜍。

(0)
鉴赏

此诗《雁字(其三)》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描绘雁群在天空中形成的字形,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历史与文学的深刻思考。

首句“常时风卷复霞舒”,以动态的景象开篇,描绘了风卷云舒、霞光四溢的壮丽画面,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万翥勾勾点点疏”一句,将视线聚焦于雁群,以“勾勾点点”形象地描绘了雁阵在天空中留下的痕迹,既展现了雁群飞行的形态美,也暗示了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自在状态。

“云里岂烦苍颉氏,空中谁读典坟书”两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文字创造者——仓颉,以及古代文献的象征——典坟书,表达了对文字与历史的思考。诗句意在说明,在浩瀚的云海和广阔的天空中,无需仓颉的文字或典籍的记载,雁群自成一章,书写着属于它们的独特篇章,寓意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自由。

“鹅溪展去绡千丈,榆塞回时载几车”则进一步拓展了想象空间,将雁群的飞行轨迹比作展开的丝绢,长达千丈,又似是载满书籍的车辆穿越榆塞,隐喻了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最后,“毛颖秃来今在否,月天试问老蟾蜍”两句,以毛颖(即毛笔)的比喻,引出了对文人墨客创作活动的思考。毛颖秃了,意味着创作的结束,但是否还有新的笔墨等待着书写?诗人向月天的老蟾蜍发问,既是对自然界的询问,也是对时间流逝、生命更迭的感慨,蕴含着对艺术与生命永恒追求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雁群的飞行轨迹,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意义的独到理解。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题清泉寺

踏破苍苔去,斜阳野寺中。

台高留晚日,树远起秋风。

设想身何处,探幽意不穷。

寒昏木叶下,天际有归鸿。

(0)

高邮遇故人

相逢多难后,只此是天涯。

与子躬耕处,苍生尚几家。

朱门齐牧马,白骨乱开花。

耆旧何人在,行吟感暮鸦。

(0)

漂母祠遇冯明思

寒云黯黯塞天阴,尊酒相逢见寸心。

买得吴钩枉闲却,报恩原只用黄金。

(0)

和答凌玉见送兼怀沈绎堂之作

高士春山长薜萝,又披疏雨唱骊歌。

龙文宝气来茅屋,马首风沙指大河。

别绪桃花潭尚浅,怀人《杕杜》赋偏多。

相逢为说君诗好,不数中原旧李何。

(0)

丙午春日同柴巨公游龙门

蹇裳蹑石磴,缓步入高云。

晋国千峰断,秦川一岭分。

行人冰上渡,浊浪树边闻。

杯酒携良友,相看日欲曛。

(0)

广应寺

秋云压山山欲低,山光倒泻青琉璃。

绕麓松枝老龙怒,奔涛卷地风凄凄。

古殿阴森影金粟,月黑深廊飞蝙蝠。

北接荒原冢纵横,枯榛断莽土花绿。

幽崖寂寞清露堕,永夜虚林生野火。

当日观军出使人,贤愚魂魄空山锁。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