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眼界隘寰区,如意声高缺唾壶。
闻道上林花最好,又随春色到皇都。
胜游眼界隘寰区,如意声高缺唾壶。
闻道上林花最好,又随春色到皇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岳正所作的《送俞士栗归南都(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俞士栗归乡的美好祝愿和对上林花盛开的赞美。"胜游眼界隘寰区"描绘了游历中的广阔视野,但与南都相比显得有限;"如意声高缺唾壶"则寓言友人的才华横溢,如同如意般令人赞叹,但未得充分展现。"闻道上林花最好"借上林苑的繁花赞美南都的春色,暗示友人归乡处的美好景象;"又随春色到皇都"则以春色喻友人,表达对友人归乡旅程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期待。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富有诗意。
农家值丰年,乐事日熙熙。
黑黍可酿酒,在牢羊豕肥。
东邻有一女,西邻有一儿。
儿年十五六,女大亦可笄。
财礼不求备,多少取随宜。
冬前与冬后,昏嫁利此时。
但愿子孙多,门户可扶持。
女当力蚕桑,男当力耘耔。
今日知何日。听瑶池、西来青鸟,密传消息。
阿母临行宣曼倩,留取蟠桃休吃。
因则甚、鸾骖未出。
约待西方无量寿,贺西家、大隐开筵席。
蓬莱岛,神仙客。壶公满眼春光溢。
正千花万草薰人,芳菲红碧。
快意长江都是酒,放出韩湘奇术。
况两鬓苍苍如漆。
记得晋公留好语,□二三百岁何难划。
耐松柏,坚金石。
西风汾浦,雁初飞,秋水渺茫无际。
有底忙时来复去,泛若虚舟不系。
篱菊将开,村醪初熟,且住为佳耳。
笑言相答,个中吏隐无愧。
岁月不贷閒人,君颜非少,我发白如此。
好把金杯休去手,万事惟消沈醉。
日转山腰,马嘶柳外,歌阕行人起。
凭高西望,相思目断烟水。
轻阴滞雨,正社燕新来,东风院落。
十万红妆梳洗罢,翠袖春寒犹薄。
富贵天姿,风流睡足,酒晕潮红玉。
个般艳丽,怎教不贮金屋。
遥想宫锦城中,向碧鸡坊里,笙歌围簇。
万炬烧春花底宴,眩转红光相烁。
对此翛然,向人如有诉,不禁清独。
浩歌此曲,为渠倾倒尊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