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松阴忆昔游,年年清梦绕山楼。
怜君揽胜诸篇就,坐见明湖众景收。
僧院隔花通曲院,雨鸠临霁唤晴鸠。
篮舆到处堪乘兴,况有青帘劝客留。
九里松阴忆昔游,年年清梦绕山楼。
怜君揽胜诸篇就,坐见明湖众景收。
僧院隔花通曲院,雨鸠临霁唤晴鸠。
篮舆到处堪乘兴,况有青帘劝客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天竺山的回忆与向往,以及在山中行游时所见之景的细腻感受。首句“九里松阴忆昔游”,以“九里”点出山道之长,而“松阴”则渲染出山林的幽静与清凉,引人遐想昔日游览时的惬意与美好。接下来,“年年清梦绕山楼”一句,将这种情感深化,通过“清梦”表达出诗人对天竺山的深情与怀念,仿佛每年都在梦境中重游此地。
“怜君揽胜诸篇就,坐见明湖众景收”两句,既是对友人创作的赞赏,也表达了诗人对天竺山美景的向往。这里的“揽胜”不仅指欣赏美景,更蕴含着深入体验与感悟之意。“明湖众景收”则形象地描绘了湖光山色的壮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僧院隔花通曲院,雨鸠临霁唤晴鸠”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天竺山的自然与人文之美。通过“僧院”与“曲院”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禅意的氛围;而“雨鸠”与“晴鸠”的交替出现,则巧妙地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以及自然界生命的和谐共存。
最后,“篮舆到处堪乘兴,况有青帘劝客留”两句,以具体的生活场景结束全诗。这里,“篮舆”指的是轻便的交通工具,象征着轻松愉快的旅程;“青帘”则是酒旗的比喻,暗示了旅途中的小憩与欢聚,表达了诗人对天竺山行游的期待与喜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竺山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旅行体验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与生活的美好追求。
江上园卢荆作扉,男驱耕犊妇鸣机。
林峦当户茑萝暗,桑柘绕村姜芋肥。
几亩稻田还谓业,两间茆舍亦言归。
何如一被风尘染,到老云云相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