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三绝,证画禅金粟,宗风能继。
玉躞琼题多妙迹,不数倪迂清閟。
触目琳琅,罗胸丘壑,尺幅堪千里。
无声诗笔,野王高矩遗世。
何止寄傲南窗,清芬洛诵,别有兰台秘。
宗炳卧游奇胜处,看取牙签标识。
上揖荆关,閒评吴恽,茶熟香温地。
移来花影,素娥应见深致。
虎头三绝,证画禅金粟,宗风能继。
玉躞琼题多妙迹,不数倪迂清閟。
触目琳琅,罗胸丘壑,尺幅堪千里。
无声诗笔,野王高矩遗世。
何止寄傲南窗,清芬洛诵,别有兰台秘。
宗炳卧游奇胜处,看取牙签标识。
上揖荆关,閒评吴恽,茶熟香温地。
移来花影,素娥应见深致。
此诗《百字令·为顾景炎题晴窗读书图》由清代诗人况周颐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士在晴窗下读书的画面。诗中以“虎头三绝”开篇,巧妙地将绘画与禅学相联系,赞誉画作之精妙,如同金粟宗风的继承者,技艺非凡。接着,诗人通过“玉躞琼题”、“妙迹”等词,赞美画作中的细节之美,甚至超越了倪云林和赵孟頫的名作。
诗中“触目琳琅,罗胸丘壑,尺幅堪千里”,形象地描绘了画作虽小却能展现广阔天地之感,如同琳琅满目的珍宝,胸中藏有千山万壑,一尺画布足以描绘千里江山。诗人进一步以“无声诗笔”形容画作的意境深远,如同野王般超凡脱俗,独步于艺术的殿堂。
“何止寄傲南窗,清芬洛诵,别有兰台秘”,诗人不仅赞赏画作的静谧之美,更将其与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相联系,表达了对画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敬仰。接下来,“宗炳卧游奇胜处,看取牙签标识”,引用宗炳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画作中蕴含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仿佛是通过书签标记,引领观者进入一个充满奇景的世界。
最后,“上揖荆关,閒评吴恽,茶熟香温地”,诗人以荆浩、关仝、吴道子、恽寿平等古代著名画家的名字,表达了对画作艺术风格的高度评价,同时营造出一种闲适雅致的生活氛围,茶香四溢,书香满室,体现了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腻描绘与高度赞扬,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与文化品味。
暮云收尽紫霄宽。灏气袭衣冠。
清泉白石长为伍,松头露、冷滴方坛。
此际千林影断,于时万籁声乾。道人星下礼蒲团。
宝鼎爇沈檀。风吹霞袂飘飘举,想芳名、已注仙班。
东访麻姑跨凤,西邀金母乘鸾。
拣西南好处创幽居,小结两三楹。
有数竿修竹,五株疏柳,四野来青。
最喜诗朋酒友,□共缔幽盟。
放浪形骸外,不事浮名。
足迹何曾入市,□性□樗散。不惯逢迎。
叹区区逐利,抵死起纷争。
争如我、清风皓月,助吟怀、何用一文□。
□□□、迭为宾主,啸傲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