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鲜鲜兮草戋戋,儿独履兮儿宿野田。
衣荷之叶兮叶易穿,采楟花以为食兮食不下咽。
嗟儿天父兮天胡有偏,我不父顺兮宁不儿怜,履晨霜兮泣吾天。
霜鲜鲜兮草戋戋,儿独履兮儿宿野田。
衣荷之叶兮叶易穿,采楟花以为食兮食不下咽。
嗟儿天父兮天胡有偏,我不父顺兮宁不儿怜,履晨霜兮泣吾天。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履霜操》,描绘了一个孤儿在寒冷的霜冻中独自在田野过夜的艰辛生活。"霜鲜鲜兮草戋戋",以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霜冻的冷冽和草丛的稀疏,渲染出孤独无依的氛围。"儿独履兮儿宿野田",孤儿独自行走,夜晚露宿野外,流露出他的困苦与无助。
"衣荷之叶兮叶易穿",孤儿用荷叶遮体,暗示生活的贫瘠,连蔽体之物都难以获得。"采楟花以为食兮食不下咽",他只能以野花充饥,然而食物难以下咽,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饥饿的煎熬。
"嗟儿天父兮天胡有偏",孤儿哀叹上天为何对他如此不公,暗示命运的不公和人生的艰难。"我不父顺兮宁不儿怜",他质问自己为何不能得到应有的关爱,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社会公正的期盼。最后"履晨霜兮泣吾天",孤儿在霜晨中哭泣,画面凄凉,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深哀叹。
整体来看,《履霜操》通过孤儿的遭遇,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和对温暖亲情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今年郡圃放游人,懊恼游人作挞春。
到得老夫来散策,乱吹花片总成尘。
商量岁后牢关锁,拘管风光属病身。
造物嗔侬先遣去,遣侬侬去不须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