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郡圃放游人,懊恼游人作挞春。
到得老夫来散策,乱吹花片总成尘。
商量岁后牢关锁,拘管风光属病身。
造物嗔侬先遣去,遣侬侬去不须嗔。
今年郡圃放游人,懊恼游人作挞春。
到得老夫来散策,乱吹花片总成尘。
商量岁后牢关锁,拘管风光属病身。
造物嗔侬先遣去,遣侬侬去不须嗔。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游人无序放纵的不满以及对自然界中生灵无常的感慨。
"今年郡圃放游人,懊恼游人作挞春。"
这两句描绘出游人在郡圃中无拘无束的景象,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担忧,认为他们破坏了春天本应有的美好。
"到得老夫来散策,乱吹花片总成尘。"
这里则转换为诗人的自述,他作为一个年迈之人,来到这儿散步,只见随风飘零的花瓣被乱刮而去,化作尘土。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易逝和自然界无常的感慨。
"商量岁后牢关锁,拘管风光属病身。"
这两句中,“商量”一词表达了深思熟虑之意,诗人在反思过往,对于将来可能关闭的美好时光和对自然界美景的管理感到无力,因为自己身体已不再健朗。
"造物嗔侬先遣去,遣侬侬去不须嗔。"
“造物”指的是上天或自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被自然界所摆布的一种宿命感。他认为即使是自然界也未必对这些无常的生灵有所嗔怒,既然已经发生,就不需要过多的责备。
总体来说,杨万里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于春天美景被破坏的愤懑,更透露出对于生命和自然界中规律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