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令节。春到今年,渐上林花发。
江南江北垂杨远,想东皇笑靥。
樽前新感,怕转眼、繁花都歇。
几番绿转黄回,误了西园蜂蝶。
自怜幽独无言,怅客里、光阴流淌,玉箫愁绝。
飘裙路渺,正此际、千里万山初别。
碧云暮冷,奈闲却、珠楼明月。
叹飞琼、误入人间,往事从头休说。
又逢令节。春到今年,渐上林花发。
江南江北垂杨远,想东皇笑靥。
樽前新感,怕转眼、繁花都歇。
几番绿转黄回,误了西园蜂蝶。
自怜幽独无言,怅客里、光阴流淌,玉箫愁绝。
飘裙路渺,正此际、千里万山初别。
碧云暮冷,奈闲却、珠楼明月。
叹飞琼、误入人间,往事从头休说。
这首《瑶华》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时节,花开花落,时光流转的景象。
开篇“又逢令节”,点出时序更迭,春意渐浓,万物复苏。“春到今年,渐上林花发”一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到来,林间花开的美景。“江南江北垂杨远,想东皇笑靥”则通过想象中的江南江北垂柳与春神的微笑,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接着,“樽前新感,怕转眼、繁花都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几番绿转黄回,误了西园蜂蝶”进一步强调了季节变换之快,连蜜蜂蝴蝶都来不及欣赏这短暂的春光。
“自怜幽独无言,怅客里、光阴流淌,玉箫愁绝”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身处异乡,时光匆匆,只能借玉箫一曲,寄托哀思。“飘裙路渺,正此际、千里万山初别”描绘了离别的情景,千里之外,万山阻隔,此刻的分别仿佛预示着未来的遥远与不可知。
最后,“碧云暮冷,奈闲却、珠楼明月”写出了夜晚的寂静与冷清,即便是珠楼上的明月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孤寂。“叹飞琼、误入人间,往事从头休说”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似乎在感叹,那些美好的回忆只能留在过去,无法再述说。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切体会,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深刻的思考。
予何人、此何时节,驾言我欲行志。
青原煮豆然萁后,谁豢龙蛇赤子。心为碎。
宽底是、翻疑又怕严底是。吾方左计。
冷眼别人看,畏首畏尾,身复尚馀几。
陶元亮,自古真奇男子。督邮尚若人耳。
秋风一曲柴桑路,新秫炊香正美。黄鹄起。
见说道、山光潭影皆欢喜。晴窗静倚。
还我向来高,仙人羽客,别有一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