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酌》
《独酌》全文
宋 / 吴儆   形式: 古风

松竹开幽径,蓬蒿閟荆扉。

庭前两梧桐,浓绿涵清辉。

南楹开半山,晨夕异烟霏。

樽酒自宾主,幽鸟更埙篪。

饮罢两无言,还读渊明诗。

(0)
注释
松竹:松树和竹子。
幽径:幽深的小路。
蓬蒿:野生草丛。
荆扉:简陋的柴门。
梧桐: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
浓绿:深绿色。
涵:包含,映照。
清辉:清冷的光辉。
南楹:南边屋檐。
半山:半山腰的景色。
烟霏:云雾缭绕。
樽酒:酒杯。
宾主:主人和宾客。
幽鸟:寂静的鸟儿。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
饮罢:喝完。
渊明诗:陶渊明的诗。
翻译
松竹铺开幽深的小路,蓬蒿遮掩着柴门。
庭院前有两棵梧桐树,翠绿的叶子映照着清冷的光辉。
南边屋檐下能看到半山景色,早晚云雾缭绕,景象各异。
主人和宾客举杯对酌,只有幽静的鸟鸣和和谐的笛声相伴。
喝完酒后,两人默默无语,又开始阅读陶渊明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静谧的庭院中独自饮酒,享受大自然之美的景象。开篇“松竹开幽径,蓬蒿閟荆扉”即营造出一个隐逸的环境,通过对松竹和野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于山林之间,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庭院中的两棵梧桐树“浓绿涵清辉”,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接着,“南楹开半山”则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晨夕之际,山中的烟霏更添几分神秘。

“樽酒自宾主,幽鸟更埙篪”表明诗人独酌,但并不感到孤寂,因为他与自然界的生物——如同在宴席上的宾主和主人一般亲密。"饮罢两无言"则是对诗人饮酒后的心境描写,似乎已达到了某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不需要多余的话语。

最后“还读渊明诗”显示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即便是在这样的隐逸生活中,他也不会忘记阅读和思考。这不仅是对个人喜好的体现,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重与延续。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吴儆

吴儆
朝代:宋   字:恭父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jǐng)(1125~1183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猜你喜欢

喜雨与汪伯谐刘希贤吴原博同寅联句·其四

满院凉风透葛衣,雨馀轻扇不须挥。

斋居静觉心无累,吟榻清期愿不违。

瓦鼎日长烟篆袅,铜壶天远漏声稀。

莱羹茗碗同三宿,诗阵堂堂未解围。

(0)

马嵬八景次韵为阎方伯赋·其六宝刹晨钟

宝坊高处地幽偏,钟响常疑落半天。

旅次唤醒尘土梦,上方惊散海云眠。

纱笼客诮非时饭,锡杖僧开午夜禅。

看院鹤鸣如应答,一声声出薜萝烟。

(0)

陪欧阳令君奠故宋尚书金忠肃公墓并立石表

桂浆三奠陇云寒,共识贤侯此意难。

泉下屡更新岁月,人间谁问古衣冠。

青山再下樵苏禁,白石重将姓字刊。

拟有颂声传故事,无边光彩动林峦。

(0)

登源有汪王祖齐司马墓及王庙庙后有绿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韵示同游仁里诸宗人

千载吾王此旧都,登源流水绿成湖。

断碑丘垄收云气,长剑风尘忆壮图。

山隔游亭闻绿照,云封仙洞似蓬壶。

联镳英俊来应惯,路转峰回不问途。

(0)

虎图为艾光禄天锡赋

于莬何由此中伏,白日寒云静山麓。

草间百兽未全藏,困睡应知不成熟。

玄尾空回七尺长,金眸半闪双星煜。

有时独步出林莽,一声长啸千山肃。

只图当道犬羊空,岂为平生食无肉。

良工写此有深意,颇似高人卧空谷。

投身拟结岁寒盟,上有长松下脩竹。

虽云不动爪牙威,已觉风声撼庭木。

儿童见之骇欲走,不敢黄昏傍墙屋。

丹青逼真乃如此,恐是当时溪上牧。

几思把玩发豪吟,忘却摩须手还缩。

都城广厦接栋宇,入眼定知无此幅。

千金可得书画传,好事谁如汉光禄。

(0)

浙江参议卢君雍葬其父爱竹君于枥山庐于墓左产芝十二茎其婿编脩倪君岳求予诗

老人开轩旧爱竹,令子庐墓新生芝。

岁寒节操凛未已,三春和气钟于斯。

土屋深深枥山底,十二天然朵云蕊。

孤绝难同众草芳,色映薇花照江水。

回望谢庭花满烟,儿孙玉立如芝妍。

古人孝感非浪语,至性由来天所怜。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