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失陈红,狡穴得馀腐。
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
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
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
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
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馀腐。
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
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
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
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
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这首诗名为《鼠须笔》,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之手。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七言绝句,通过描绘鼠类动物的生活场景,来表达作者对人世间某些现象的感慨和批判。
“太仓失陈红,狡穴得馀腐。” 这两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老鼠在粮仓中偷盗食物的情形,通过“失陈红”、“狡穴得馀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那些不劳而获、占据公共资源的行为表示出的一种讥讽之情。
“既兴丞相叹, 又发廷尉怒。” 这两句表明了老鼠的作为引起了不同人物的情绪反响。丞相叹息,可能是在感慨世事无常,而廷尉发怒,则是对违法行为的愤懑。这两种情感的出现,显示出社会对于此类现象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磔肉饲饥猫,分髯杂霜兔。” 这里通过老鼠与其他动物之间的互动,表现了一个生存竞争激烈的世界。诗人可能在借此反映当时社会上弱肉强食、资源紧张的情况。
“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书房内的景象,其中老鼠甚至敢于攀爬书案,扰乱文人治学之地。这既展现了老鼠的狡猾,也隐喻着世间某些不守规矩、扰乱秩序的行为。
“物理未易诘,时来即所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无奈和接受。
最后,“穿墉何卑微,托此得佳誉。” 这两句话中的“穿墉”指的是老鼠能够穿过墙壁,而“托此得佳誉”则是在讽刺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名声的人。这是诗人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
综观全诗,苏轼借由老鼠这一常见动物,巧妙地揭示了人间世态,展现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智慧与幽默。
古声弹九寡,妙学足三多。
十载才重见,百年当几何。
入州非不肯,出伏即相过。
安得看云语,金盆仄白河。
不谒长安众富儿,不随举子脱麻衣。
片云出岫元无事,催我诗成翻手皈。
无鬼玄谈雕苦空,端能问字过杨雄。
韩琮不生王驾死,乞君明月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