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得有书名,徒为老帝京。
关中秋气早,雨后夜凉生。
沧海身终泛,青门梦已行。
秦人纵相识,多少别离情。
岂得有书名,徒为老帝京。
关中秋气早,雨后夜凉生。
沧海身终泛,青门梦已行。
秦人纵相识,多少别离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这座古都的怀念之情。开篇“岂得有书名,徒为老帝京”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曾经辉煌过、历史悠久的都市的无奈和感慨,因为它现在只是一个名字,没有了往日的荣耀,只是因为曾经是帝都而被提及。接着“关中秋气早,雨后夜凉生”则描绘了一种萧瑟的秋意,关中的秋天来得更早一些,雨后的夜晚更加显得清凉,给人一种凄清感。
在“沧海身终泛,青门梦已行”中,“沧海”常用来比喻广阔无垠的水域,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生涯如大海一般宽广而深远,而“青门”则是古代对京城的一种美称,梦已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城市的眷恋和不舍,但现实中的离别已经发生。最后,“秦人纵相识,多少别离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与同僚、朋友之间因为离别而生的无限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城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去荣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离别的感伤。
一夜大雪风喧豗,未明跨马城南回。
四方迷惑共一色,挥鞭欲进还徘徊。
旧时崖谷不复见,纵有直道令人猜。
低头抢朔风,两眼不敢开。
时时偷看问南北,但见白羽之箭纷纷来。
既以脂粉傅我面,又以珠玉缀我腮。
天公似怜我貌古,巧意装点使莫偕。
欲令学此儿女态,免使埋没随灰埃。
据鞍照水失旧恶,容质洁白如婴孩。
虽然外饰得暂好,自觉面目如刀裁。
又不知胸中肝胆挂铁石,安能柔软随良媒。
世人饰诈我尚笑,今乃复见天公乖。
应时降雪故大好,慎勿改易吾形骸。
崇山栖凤,广泉含螭。洋洋大府,俊德攸宜。
用集群英,参翼弘规。皇晖增曜,明两作离。
爰有伏生,东夏之秀。盛德如新,畜智如旧。
储材积艺,待时而茂。九德殊涂,道将焉就。
邂逅之遇,良愿是适。同闬比屋,笑语卒获。
望宋谓近,曾不咫尺。一苇则杭,矧兹隔壁。
既近其室,不远其心。齐此笃爱,惠予好音。
金声玉振,文艳旨深。孰不歌咏,被之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