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即事》
《长安即事》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岂得有书名,徒为老帝京。

关中秋气早,雨后夜凉生。

沧海身终泛,青门梦已行。

秦人纵相识,多少别离情。

(0)
翻译
哪里能得到书的名字,只能在京都老去。
秋天的长安早早感受到凉意,雨后夜晚更是增添寒意。
我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漂泊不定,梦想已远离京城。
即使在秦地的人们相互认识,也难以避免频繁的离别之情。
注释
岂:怎么。
得:能够。
书名:书籍的名字,这里可能指代某种志向或追求。
老帝京:在京都度过老去的岁月。
关中:古代地区名,包括今陕西中部地区。
秋气早:秋天的气息来得早。
雨后:下过雨之后。
夜凉生:夜晚的凉意增加。
沧海:大海,比喻广阔的境遇或生活。
身终泛:身体终将漂泊。
青门:长安城东门,古时送别之地。
梦已行:梦境已经远去。
秦人:指长安一带的人。
纵相识:即使彼此认识。
别离情:离别的感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这座古都的怀念之情。开篇“岂得有书名,徒为老帝京”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曾经辉煌过、历史悠久的都市的无奈和感慨,因为它现在只是一个名字,没有了往日的荣耀,只是因为曾经是帝都而被提及。接着“关中秋气早,雨后夜凉生”则描绘了一种萧瑟的秋意,关中的秋天来得更早一些,雨后的夜晚更加显得清凉,给人一种凄清感。

在“沧海身终泛,青门梦已行”中,“沧海”常用来比喻广阔无垠的水域,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生涯如大海一般宽广而深远,而“青门”则是古代对京城的一种美称,梦已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城市的眷恋和不舍,但现实中的离别已经发生。最后,“秦人纵相识,多少别离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与同僚、朋友之间因为离别而生的无限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城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去荣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离别的感伤。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城南归值大风雪

一夜大雪风喧豗,未明跨马城南回。

四方迷惑共一色,挥鞭欲进还徘徊。

旧时崖谷不复见,纵有直道令人猜。

低头抢朔风,两眼不敢开。

时时偷看问南北,但见白羽之箭纷纷来。

既以脂粉傅我面,又以珠玉缀我腮。

天公似怜我貌古,巧意装点使莫偕。

欲令学此儿女态,免使埋没随灰埃。

据鞍照水失旧恶,容质洁白如婴孩。

虽然外饰得暂好,自觉面目如刀裁。

又不知胸中肝胆挂铁石,安能柔软随良媒。

世人饰诈我尚笑,今乃复见天公乖。

应时降雪故大好,慎勿改易吾形骸。

(0)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其三

经始开三殿,晨昏奉二宫。

承颜专致乐,教孝遂移风。

访对朝曦昃,程书夜漏终。

艰难思稼穑,意在纪元中。

(0)

中春登楼二首·其二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

失手已惭蛇有足,用心休为鼠无牙。

九天云净方怜月,一夜风高便厌花。

独倚郡楼人不会,钓舟春浪接平沙。

(0)

答伏武仲诗

崇山栖凤,广泉含螭。洋洋大府,俊德攸宜。

用集群英,参翼弘规。皇晖增曜,明两作离。

爰有伏生,东夏之秀。盛德如新,畜智如旧。

储材积艺,待时而茂。九德殊涂,道将焉就。

邂逅之遇,良愿是适。同闬比屋,笑语卒获。

望宋谓近,曾不咫尺。一苇则杭,矧兹隔壁。

既近其室,不远其心。齐此笃爱,惠予好音。

金声玉振,文艳旨深。孰不歌咏,被之瑟琴。

(0)

答杨焕然二首·其二

献赋当年觐紫宸,羡君藻思独超群。

扶持吾道难尤力,润色斯文老更勤。

学际天人宁有伴,文如风水自成纹。

何时载酒清伊上,寄字时来问子云。

(0)

宿荷花庄

晚宿山村待雨晴,夜深云弄月痕明。

茅庐四面溪田绕,半是蛙声半水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