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缕春风窣汴堤,锦帆何处柳空垂。
流莺应有儿孙在,问著隋朝总不知。
万缕春风窣汴堤,锦帆何处柳空垂。
流莺应有儿孙在,问著隋朝总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风光如画的景象,万缕春风轻拂着汴河堤岸,锦帆在空中飘扬,而岸边柳树垂挂,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流露出对历史长河中前代风貌的追思与探问。
“万缕春风窣汴堤”一句,以动人的笔触捕捉到了春天里那无处不在的生机。"窣"字用得极妙,既形容了春风轻柔,又带出了水波荡漾之感。
“锦帆何处柳空垂”中,“锦帆”象征着盛世的繁华,而“柳空垂”则让人联想到那悠长而下垂的柳枝,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的“何处”二字,不仅是在询问锦帆所在,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的追寻。
接下来的两句,“流莺应有儿孙在,问著隋朝总不知”,则是对过往时光的一种探究。"流莺"一词,常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这里指代诗人所见之景,而“应有儿孙在”则透露出一种生命延续和繁衍的情感。
最后,“问著隋朝总不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过去的好奇与不解。隋朝作为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留给后人的仅是传说与遗迹,而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发出的疑问,不仅是在询问历史的细节,也是在探讨时间流转中的文化记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时光的追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镜里山林绿到天,春风只在禹祠前。
一声何处提壶鸟,猛省红尘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