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其三》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其三》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古风

殒我父天悲入骨,更有诸昆寄吴越。

拊膺洒血欲长号,畏伤孀母辄不发。

罪逆自合当刑诛,神谴人怒岂汝忽。

呜呼三歌兮歌极伤,午天为我下严霜。

(0)
翻译
父亲的去世让我心痛至极,兄弟们分散在吴越之地。
捶胸顿足,满腔悲愤想要放声大哭,但又怕伤了守寡的母亲,只好忍住泪水。
你的罪行理应遭受惩罚,神明和人的愤怒怎能忽视你?
哎,唱第三首歌啊,悲伤已至极点,苍天仿佛为我降下严寒的霜冻。
注释
殒:死亡。
昆:兄长。
拊膺:捶胸。
孀母:守寡的母亲。
罪逆:罪行悖逆。
刑诛:刑罚处死。
神谴:神明的谴责。
严霜:寒冷的霜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新的作品,名为《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其三)》。通过对这段文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悲痛和复杂的情感。

"殒我父天悲入骨"一句,表达了诗人因丧失父亲而产生的心灵创伤,这种悲哀已经渗透到了骨髓之中。接着"更有诸昆寄吴越",则是说除了对已故父亲的思念外,还有其他亲人远在吴越地区,这增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尽的忧虑。

"拊膺洒血欲长号"描绘了一种极度悲痛的情景,诗人几乎要把胸前的衣服撕破,用以表达内心的哀伤。然而这种哀号又被压抑着,因为"畏伤孀母辄不发",诗人担心自己的哀嚎会加重年迈孤独母亲的痛苦,因此总是强忍着不发出声来。

接下来的"罪逆自合当刑诛"一句,可以解读为诗人内心深处对某种错误或灾难的反思,认为这是应该受到惩罚的。紧接着"神谴人怒岂汝忽"表达了一种宿命观念,似乎有些灾难是由天意决定,而人类的愤怒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最后,诗人通过"呜呼三歌兮歌极伤"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深沉和复杂,这种哀伤几乎到了极致。"午天为我下严霜"则是自然界对诗人悲痛的一种象征,即使是在白日当空的时候,天空也似乎能感应诗人的悲哀而降下寒冷的霜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面对亲人离世、孤独漂泊以及内心深处的罪恶感所产生的复杂情绪。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南乡子·其三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

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0)

忆登栖霞寺峰

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

纱灯耿晨焰,释子安禅居。

林叶脱红影,竹烟含绮疏。

星珠错落耀,月宇参差虚。

顾眺匪恣适,旷襟怀卷舒。

江海淼清荡,丘陵何所如。

滔滔可问津,耕者非长沮。

茅岭感仙客,萧园成古墟。

移步下碧峰,涉涧更踌躇。

乌噪啄秋果,翠惊衔素鱼。

回塘彩鹢来,落景标林箊。

漾漾棹翻月,萧萧风袭裾。

劳歌起旧思,戚叹竟难摅。

却数共游者,凋落非里闾。

(0)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

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0)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

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

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

扫厓去落叶,席月开清樽。

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

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

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

别后经此地,为余谢兰荪。

(0)

失鹭鹚

惜养来来岁月深,笼开不见意沈吟。

也知只在秋江上,明月芦花何处寻。

(0)

江南杂题·其二十四

积潦池新涨,颓垣址旧高。

怒蛙横饱腹,斗雀堕轻毛。

碧瘦三棱草,红鲜百叶桃。

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