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勖崔甥二首·其二》
《勖崔甥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儒冠看嗣业,取效岂寥寥。

力及千钧弩,功殊五石瓢。

贻谋思作室,壮志慕题桥。

仙液终应就,飞腾越世嚣。

(0)
鉴赏

此诗《勖崔甥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对“儒冠”、“嗣业”、“千钧弩”、“五石瓢”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后辈学业与品德的殷切期望,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卓越精神境界的向往。

首句“儒冠看嗣业”,开篇点题,以“儒冠”象征学问与道德的传承,暗示对后辈学业成就的关注与期待。“取效岂寥寥”,紧随其后,强调学习与效仿的重要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广泛汲取知识,不断努力。

“力及千钧弩,功殊五石瓢”,运用比喻手法,将学习比作使用千钧弩和五石瓢,形象地表达了通过勤奋努力,能够达到非凡的成就。这里既强调了力量与技巧的结合,也暗示了在学术上取得显著进步的可能。

“贻谋思作室,壮志慕题桥”,进一步阐述了对后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深思熟虑,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理想境界的向往,如同在高桥上远眺,视野更加开阔。

“仙液终应就,飞腾越世嚣”,最后两句寄寓了对后辈能够获得智慧之水,最终实现超越世俗、飞黄腾达的美好祝愿。这里的“仙液”象征着智慧与灵性,而“飞腾越世嚣”则表达了对个人成长与成就的期许,寓意着在纷扰世间中脱颖而出,实现自我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后辈教育的重视与期望,以及对个人成长与超越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学问、品德与人生追求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牛车担负愧高义,当知薄命非倪宽。

(0)

到荆州春物正佳枢使王公招宴欢甚已而幕府诸公携饯荆江亭并成四诗·其二

华亭冠层城,满城桃与李。

微风散晴烟,七泽多春水。

龙山集遐眄,章台见遗址。

感物思无穷,对酒差可喜。

(0)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予旅怀次其韵·其七

教不贵多言,小知非大受。

力久有天得,海涵而地负。

少年今白发,谁与鞭其后。

诗来读百过,君真吾畏友。

(0)

寄咏东屯

闻说东屯胜,诗仙有旧游。

茅斋深翠竹,石径俯寒流。

几杖千山月,锄犁百顷秋。

归途客酹酒,句法傥堪求。

(0)

挽潘德夫左司·其五

湖海归来近,山林兴故长。

勇辞黄阁掾,却上白云乡。

缥缈书楼壮,凄凉笔冢荒。

家声传二妙,公死未应亡。

(0)

挽楼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其二

积庆源流远,娠贤社稷光。

斯文今北斗,举代一文昌。

象服山河寿,斑衣日月长。

生刍此时事,四海为悲凉。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