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冲朏魄际,警阙朒脁时。
东壁常悬镜,西潢祗学眉。
入闻陆君牖,鉴得阮生帷。
寄语宵衣者,应惩长夜嬉。
示冲朏魄际,警阙朒脁时。
东壁常悬镜,西潢祗学眉。
入闻陆君牖,鉴得阮生帷。
寄语宵衣者,应惩长夜嬉。
此诗以月为题,借月之明洁、恒定,寓意君子之德行与治国之道。首句“示冲朏魄际,警阙朒脁时”描绘月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既有初生的朦胧(朏),也有圆满的光明(魄),提醒人们要时刻警醒,不忽视任何细节。接下来“东壁常悬镜,西潢祗学眉”,以月比作明亮的镜子,象征君子应如明镜般照见万物,学习月之恒定,不随时间而改变。
“入闻陆君牖,鉴得阮生帷”两句,进一步将月与古代贤人相联系,暗示君子应当像月一样,能够洞察世事,如同陆机、阮籍等先贤的智慧与品德。最后,“寄语宵衣者,应惩长夜嬉”则直接点明主题,对那些忙碌于政务、肩负国家重任的人提出期望,希望他们能从月的恒定中汲取力量,避免沉溺于享乐,保持清醒与自律。
整首诗通过月的形象,寓含了深邃的哲理与道德教诲,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社会治理的深刻思考。
霜风摵摵空林响,朔气随空入萧爽。
两鹰意气殊绝群,俯视平川如一掌。
玄云著树凝不飞,野日照地寒无辉。
缡身欲下不肯下,似觉深山狐兔稀。
丹青落手翩欲活,鞴上惊看锦绦脱。
江湖浩荡水烟深,万里阳台渺天末。
时维八月炎暑空,两鹰角立如争雄。
周旋九弦隘八极,此意岂在风尘中。
知公有才非搏击,我意亦欲辞樊笼。
只应共逐鹓鸾去,去上丹山十二重。
唐家国破君不守,独载蛾眉弃城走。
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
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安膻。
上皇卷甲山川外,父老含悲长庆前。
世间万事多反覆,自古欢娱不为福。
君不见西宫露剑迎,何如坡下屯兵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