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嵬曲》
《马嵬曲》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乐府曲辞

唐家国破君不守,独载蛾眉弃城走。

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

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安膻。

上皇卷甲山川外,父老含悲长庆前。

世间万事多反覆,自古欢娱不为福。

君不见西宫露剑迎,何如坡下屯兵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i
míng / dōngyáng

tángjiāguójūnshǒuzǎiéméichéngzǒu

jīnōuzhòngchíhuánduòyóuhuíshǒu

qiánxīngwēiyuánwángfēngjìngsǎochángānshān

shànghuángjuànjiǎsānchuānwàilǎohánbēichángqìngqián

shìjiānwànshìduōfǎnhuānwèi

jūnjiàn西gōngrènyíngxiàtúnbīng宿

鉴赏

这首明代李东阳的《马嵬曲》以唐朝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逃离长安的场景。首句“唐家国破君不守”,直接点出国家动荡,君王失措。次句“独载蛾眉弃城走”中,“蛾眉”借指杨贵妃,暗示了皇帝为了保全自身而舍弃了她,反映出帝王的自私与无奈。

“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两句,通过比喻,表达玄宗对失去杨贵妃的深深怀念,即使贵重如国家神器(金瓯),也比不上对她的感情。最后一句“玉环堕地犹回首”,形象生动,令人感伤。

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玄宗的逃亡和长安的清静:“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安膻。”“前星”暗指玄宗,他如同流星般逃离,希望恢复往日的清净。“王风净扫长安膻”则象征着叛军的离去,长安暂时恢复安宁。

最后两句“上皇卷甲山川外,父老含悲长庆前”表达了百姓对上皇的同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揭示了世事无常,欢愉未必长久的主题。“世间万事多反覆,自古欢娱不为福”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欢乐往往转瞬即逝,而悲剧却可能带来长远的影响。

结尾处“君不见西宫露剑迎,何如坡下屯兵宿”以对比的方式,指出宫廷的奢华与民间的朴素,暗示了玄宗的悲剧选择不如在民间低调生活来得安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明朝文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送人入蜀

西看白帝乱云间,少小离家老未还。

三峡夜猿听不得,如何又有万重山。

(0)

鹰窠山

孤峰倚天碧,侧径入苍烟。

蜡屐还今日,题诗自昔年。

磴云生古木,溜响落寒泉。

极目沧溟外,蓬瀛一点烟。

(0)

题扇

风尘满目动幽思,一棹归閒乐自宜。

沙上眠鸥莫飞去,海翁原是旧相知。

(0)

玉湾春晓

一曲清江饮玉虹,车尘马迹往来通。

笙歌断续韶光里,楼阁参差烟雨中。

渔唱时闻杨柳月,酒旗斜挂杏花风。

泠泠金磬知何处,路入云山翠几重。

(0)

晓起

老去翻多惜子孙,閒来几为问鸡豚。

杖藜何处堪频往,诗草经年祗半存。

白发懒梳书在手,青苔不扫客临门。

孤云自合幽人意,漫对西窗浊酒尊。

(0)

过山家

幽踪何所适,来访野人家。

藤老高悬树,溪清浅见沙。

饭牛歌白石,养鹤长丹砂。

渺渺乾坤里,吾生岂有涯。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