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翻多惜子孙,閒来几为问鸡豚。
杖藜何处堪频往,诗草经年祗半存。
白发懒梳书在手,青苔不扫客临门。
孤云自合幽人意,漫对西窗浊酒尊。
老去翻多惜子孙,閒来几为问鸡豚。
杖藜何处堪频往,诗草经年祗半存。
白发懒梳书在手,青苔不扫客临门。
孤云自合幽人意,漫对西窗浊酒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淡淡的哀愁。
首联“老去翻多惜子孙,闲来几为问鸡豚”,开篇即点出诗人年岁已高,对后辈充满关切之情,闲暇时还会关心家禽之事,体现了老者的慈爱与家庭责任感。
颔联“杖藜何处堪频往,诗草经年祗半存”,诗人手持藜杖,四处游走,寻找心灵的慰藉。然而,一年过去,他的诗作却只留下一半,暗示了时光易逝,创作不易,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颈联“白发懒梳书在手,青苔不扫客临门”,诗人头发斑白,懒得梳理,手中拿着书籍,门前长满青苔,无人来访。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
尾联“孤云自合幽人意,漫对西窗浊酒尊”,诗人以孤云自比,表达了自己如同云一般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的心境。面对西窗,他随意地举杯饮酒,似乎在享受这份孤独中的宁静与自我对话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者在岁月流转中对家庭、自然、自我等多重层面的思考与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水落蒹葭,白露冷、长养横行之物。
夜雨疏灯照蜗涎,晓起枯黏满壁。
物色堪嗟,人情可慨,愁鬓添新雪。
飘然霞外,神仙真是豪杰。
故园酒熟鸡肥,相对青山,有约黄花发。
但得天恩容拂袖,眼底风波自灭。
宠辱闻惊,是非妄恼,胸次无毫发。
寸心皎皎,争光天上秋月。
大河南北,数千里、一望中原民物。
迤逦江山开锦幛,尽是名城坚壁。
楚汉纷争,曹吴割据,战甲明霜雪。
一时闲气,弄来有甚豪杰。
青春三月南征,柳色连天,满路花争发。
醉后彩毫吟丽句,不管古今兴灭。
圣主中兴,太平有道,德泽沾穷发。
何年沧海,钓竿时弄烟月。
紫殿宣麻,彤墀赐宴,仗钺专征。
看白日辞天,玄冬出塞,金戈寒映,宝剑雄鸣。
雪满居庸,山横碣石,北去龙沙几日程。
据鞍处,正旌旗蔽野,鼓角连营。丈夫有志功名。
好戡乱、扶危定太平。
况圣主恩深,清时望重,试凭全策,早下坚城。
王浚平吴,裴公破蔡,勋业真堪带砺盟。
登坛处,愿指麾诸将,一战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