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力可移山,底事秦鞭不作难。
我却笑渠精卫石,一生愁绝海漫漫。
天下有力可移山,底事秦鞭不作难。
我却笑渠精卫石,一生愁绝海漫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唐生所作的《大涤洞天留题(其一)》。诗中以"天下有力可移山"起句,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暗示人力的伟大。然而,诗人紧接着提出疑问:"底事秦鞭不作难",意思是为何强大的秦国也无法轻易移动那座象征困难的山呢?这表达了对世间强权无法克服自然或困境的深思。
后两句"我却笑渠精卫石,一生愁绝海漫漫"则转而引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的故事,精卫鸟衔石填海,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在这里自嘲地说,他嘲笑那些试图改变自然之力的人,如同精卫一般,面对无尽的大海,即使一生努力,也难以填满,暗示了人力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喻,寓言式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于人力有限性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