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四望且高歌,如此秋光可奈何。
亦解情长添挂碍,那因才短便蹉跎。
吟蛩避冷多偎砌,病叶将飞尚恋柯。
寂寞山林天又晚,残霞如缕上烟萝。
茫茫四望且高歌,如此秋光可奈何。
亦解情长添挂碍,那因才短便蹉跎。
吟蛩避冷多偎砌,病叶将飞尚恋柯。
寂寞山林天又晚,残霞如缕上烟萝。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茫茫四望且高歌”,以“茫茫”二字渲染出秋日的辽阔与空旷,诗人于这广阔的天地间放声高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接着,“如此秋光可奈何”一句,诗人面对如此美丽的秋景,却生发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
“亦解情长添挂碍,那因才短便蹉跎。”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他意识到情感的深厚会带来负担,但并不因此而放弃追求,即使才华有限,也不愿虚度光阴。这种矛盾而又积极向上的心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吟蛩避冷多偎砌,病叶将飞尚恋柯。”这里通过昆虫与落叶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特征。吟蛩(蟋蟀)为了躲避寒冷,靠近石阶取暖;病叶(即将凋落的叶子)虽然已接近枯萎,但仍紧紧依附在枝头不愿离去。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生命即使在衰败之际,仍能展现出顽强的坚持与不舍。
最后,“寂寞山林天又晚,残霞如缕上烟萝。”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山林深处,随着天色渐晚,山林显得更加寂静。夕阳的余晖如同细丝般缠绕在烟雾缭绕的藤蔓之上,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凄美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深秋的独特韵味和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虚斋填东鄞,从之南容君。
我初未之识,邕翰倾殷勤。
修洁以博习,秀美而有文。
玉犀映秋水,英辞涌春云。
鸡距角鲁蜀,昂然鹤非群。
晤言到圣处,商也乐所闻。
最喜直而义,壮音駴鼓鼖。
告子少于孟,先策养气勋。
牛山木信美,谨勿容斧斤。
助苗固得槁,可使稗不耘。
观子所植立,真能张吾军。
仁义可效治,渊源在河汾。
诗书自师友,芝兰足膏薰。
刚风接径翮,去去翔霄旻。
清时有闻者,必也吾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