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班衣书锦看,新携赤管下翔鸾。
离亭折柳南枝尽,驿路驱车朔雪寒。
春到莺花连海峤,梦回阊阖在云端。
东山烟月烦相问,何事栖迟老谢安。
归去班衣书锦看,新携赤管下翔鸾。
离亭折柳南枝尽,驿路驱车朔雪寒。
春到莺花连海峤,梦回阊阖在云端。
东山烟月烦相问,何事栖迟老谢安。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归家的场景与情感,充满了对友情和亲情的深切关怀。首联“归去班衣书锦看,新携赤管下翔鸾”以华丽的笔触展现了友人归家时的荣耀与喜悦,仿佛他手持着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赤管”,如同飞翔的鸾鸟一般,带着满载荣誉的“班衣书锦”返回家乡,彰显了归家的自豪感。
颔联“离亭折柳南枝尽,驿路驱车朔雪寒”则通过离别与归途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旅途艰辛的关切。离亭边折下的柳枝已无南枝可折,意味着离别的时刻已至;而归途中的驿路,被寒冷的朔雪覆盖,预示着友人将面临长途跋涉的艰难。
颈联“春到莺花连海峤,梦回阊阖在云端”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莺啼花开,连绵不绝,仿佛友人归家后能享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时,“梦回阊阖在云端”则暗示了友人在梦中回到了心中的理想之地,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东山烟月烦相问,何事栖迟老谢安”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寄语,希望友人能像东晋名臣谢安一样,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忘国家与家族的责任,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寄语,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归家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相君事业慕皋夔,被遇王家泰定时。
曾向云窗研汉简,故应画栋产灵芝。
文镵金石流芳在,像托丹青亘世垂。
盛烈丰功难具述,烂然国史著猷为。
美誉清名世所推,南州曾作几人师。
不迟班鬓登台省,却喜青云得路岐。
节义定高东汉士,文章须复董生时。
郡芳非久沾霖雨,且看儒宫习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