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芦花》
《芦花》全文
清 / 林慎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不共东篱载酒欢,白头终古寄江干。

鸥盟浅渚秋波淡,雁落沧洲夜色寒。

寞寞轻烟馀剑气,茫茫飞絮扑渔竿。

琵琶亭外横舟处,有客低吟独倚栏。

(0)
鉴赏

这首《芦花》由清代诗人林慎修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江边晚景图。诗中以芦花为线索,串联起江畔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句“不共东篱载酒欢”,以“东篱”暗喻隐逸的生活方式,与“载酒欢”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远离世俗喧嚣,寻求内心宁静的状态。接下来,“白头终古寄江干”一句,通过描绘诗人白发苍苍的形象,寄托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

“鸥盟浅渚秋波淡,雁落沧洲夜色寒”两句,运用了典型的自然意象,鸥鸟在浅水边结伴,雁群在夜幕降临的辽阔洲地上栖息,秋水的淡雅与夜色的寒冷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里的“鸥盟”和“雁落”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归宿感。

“寞寞轻烟馀剑气,茫茫飞絮扑渔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轻烟缭绕,似乎蕴含着历史的痕迹与英雄的气息(“余剑气”),而飞絮漫天,仿佛是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两句将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最后,“琵琶亭外横舟处,有客低吟独倚栏”以琵琶亭作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也借用了“琵琶”这一乐器,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情感的抒发。诗人独自倚靠在船舷上,低吟浅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江边晚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林慎修
朝代:清

林慎修(1847~?),字永思,清台湾嘉义人。同治年间(1862~1874)增生,以私塾讲学为业。
猜你喜欢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一

南来不觉岁峥嵘,坐拨寒灰听雨声。

遮眼文书原不读,伴人灯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无归日,今汝蹉跎已半生。

免使韩公悲世事,白头还对短灯檠。

(0)

寄友人三首·其三

一别三年各一方,此身漂荡只殊乡。

看沙更觉蓬莱浅,数日空惊霹雳忙。

渺渺水波低赤岸,濛濛云气淡扶桑。

登临旧兴无多在,但有浮槎意未忘。

(0)

晋阳

节彼悬瓮山,晋水出其阯。

渟之湜方塘,注之盈畎亩。

浩浩汾河流,东行何迤逦。

叔虞受封地,汾晋环左右。

维城屏宗周,贻谋至孙子。

胡为封曲沃,自使绝人纪。

兵戈日强大,创霸在东耳。

悼公绍馀烈,王室暂宁止。

区区隋家帝,宫宇极华侈。

於焉启唐祚,天运不可拟。

我来游冀方,斯境屡淹轨。

慷慨怀古心,申章不能已。

(0)

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0)

耶溪书怀寄刘长卿员外

时人多笑乐幽栖,晚起闲行独杖藜。

云色卷舒前后岭,药苗新旧两三畦。

偶逢野果将呼子,屡折荆钗亦为妻。

拟共钓竿长往复,岩陵滩上胜耶溪。

(0)

浮槎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

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

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

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

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

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