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多笑乐幽栖,晚起闲行独杖藜。
云色卷舒前后岭,药苗新旧两三畦。
偶逢野果将呼子,屡折荆钗亦为妻。
拟共钓竿长往复,岩陵滩上胜耶溪。
时人多笑乐幽栖,晚起闲行独杖藜。
云色卷舒前后岭,药苗新旧两三畦。
偶逢野果将呼子,屡折荆钗亦为妻。
拟共钓竿长往复,岩陵滩上胜耶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超脱世俗,乐享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时人多笑乐幽栖,晚起闲行独杖藜”表明别人可能会嘲笑他这种隐居的生活,而他却悠然自得,每天晚起,手持拐杖,慢慢地走在野径中。
接下来的“云色卷舒前后岭,药苗新旧两三畦”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云彩随风变幻于山岭之间,而土地上生长着各种时新的草本植物。这里的“药苗”暗示诗人可能在寻找医治疾病的草药,以此自给自足。
诗中“偶逢野果将呼子,屡折荆钗亦为妻”的两句,则是对隐居生活中的乐趣的描述。诗人偶尔遇到野生果实,就像在呼唤自己的孩子一样;而对于那些荆棘丛生的植物,他也能够巧妙地利用它们,甚至将它们视作伴侣。
最后,“拟共钓竿长往复,岩陵滩上胜耶溪”表达了诗人想要和朋友一起去钓鱼的愿望,以及他对自己生活环境——耶溪一带的喜爱。这里的“岩陵滩上”形象生动,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