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翠浮天镜,飞丹跨海虹。
五云缥缈下,六寺有无中。
弹指违秦世,披襟忆晋公。
鹧鸪啼不尽,春事在田功。
积翠浮天镜,飞丹跨海虹。
五云缥缈下,六寺有无中。
弹指违秦世,披襟忆晋公。
鹧鸪啼不尽,春事在田功。
这首诗描绘了秦望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沧桑变迁。首句“积翠浮天镜”以“天镜”比喻山色如镜,翠绿深邃,仿佛浮于天际,展现出山色的壮美与神秘。接着“飞丹跨海虹”一句,将山峰比作跨越海面的彩虹,色彩斑斓,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高耸与壮观。
“五云缥缈下,六寺有无中”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五彩的云雾在山间缭绕,似乎与现实世界若即若离,而山中的六座寺庙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之感。接下来,“弹指违秦世,披襟忆晋公”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弹指之间,秦朝已成过往,诗人披襟长叹,怀念着晋公,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鹧鸪啼不尽,春事在田功”以鹧鸪鸟的啼鸣贯穿春天的气息,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循环。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农事,春耕秋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感悟。
深宫夜静金风冷,满地梧桐漏疏影。
月华漾漾露零零,长唳一声闻鹤警。
我时无睡倚床屏,百感中来万事并。
披衣起步庭阶下,不觉技痒诗相萦。
金炉爇火焚龙脑,偶尔诗成问房老。
试听吾诗汝解不,玄酒元来淡方好。
银烛高烧夜未央,隔帘爽气侵衣裳。
侍儿似解主人意,得句便欲移新腔。
对景谁能负今夕,佐兴还须泻云液。
试教歌我秋夜篇,一片商声振金石。
朝牧牛,暮牧牛,朝朝暮暮牛放收。
骑牛吃草抱牛睡,牛若渡水我亦泅。
牛东信东西信西,我弗强牛牛自由。
不劳不饥肥且长,背肉秋来平似掌。
逢春耕田牛得力,大凡要用先须养。
家中大哥气力无,一春筑城夏凿渠。
交秋又点征匈奴,我为大哥鼓龙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