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分取一泓开,便作嫦娥玉镜台。
魄漾虚金澄万有,光寒凝碧浸三台。
蛟龙且抱明珠卧,蟾兔能将桂子来。
平夺霓裳与云锦,却怜博望乏仙才。
南溟分取一泓开,便作嫦娥玉镜台。
魄漾虚金澄万有,光寒凝碧浸三台。
蛟龙且抱明珠卧,蟾兔能将桂子来。
平夺霓裳与云锦,却怜博望乏仙才。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月潭》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月光图景。首句"南溟分取一泓开",以大海比喻月潭的广阔,仿佛是从深海中汲取的一片明亮水域。接下来的"便作嫦娥玉镜台",将月潭比作嫦娥的镜子,暗示其如镜般的清澈和皎洁。
"魄漾虚金澄万有",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潭面上,如同金色的液体波动,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光寒凝碧浸三台",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冷艳,它使潭水凝结成碧绿的颜色,仿佛浸润着天上的三座神台。
"蛟龙且抱明珠卧,蟾兔能将桂子来",运用神话传说,赋予月潭更深的神秘色彩,仿佛有蛟龙守护着明珠,而月宫中的蟾蜍带来了桂花的香气。最后两句"平夺霓裳与云锦,却怜博望乏仙才",将月光的华美与织女的霓裳、云锦相提并论,同时惋惜博望(张衡)这样的才子未能亲见此景,流露出诗人对月潭美景的赞叹和对人才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月潭的宁静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