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
月中对影遥传酒,树里闻歌不见人。
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
月中对影遥传酒,树里闻歌不见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双洱烟波似五津"开篇以生动的比喻,将洱海的烟波与古代五大渡口之一的五津相提并论,展现出洱海的广阔和水汽迷蒙。"渔灯点点水粼粼"进一步描绘了渔舟上的灯火在水面上闪烁,映照出水面的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月中对影遥传酒"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月光下饮酒,身影在月光下拉长,与湖面倒影形成对照,透露出孤独而闲适的情绪。"树里闻歌不见人"则增添了神秘感,远处树林中传来歌声,却看不见唱歌的人,让人想象空间更加开阔,也暗示着某种朦胧的情感或故事。
整体来看,这首《龙关歌》(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洱海夜晚的独特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自然之美,又含有人文之韵。杨慎作为明代的文学大家,此诗展现了他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阴。
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
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
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
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
谁移尔至此,姑苏白使君。
初来苦憔悴,久乃芳氛氲。
月月叶换叶,年年根生根。
陈根与故叶,销化成泥尘。
化者日已远,来者日复新。
一为池中物,永别江南春。
忽想西凉州,中有天宝民。
埋殁汉父祖,孳生胡子孙。
已忘乡土恋,岂念君亲恩。
生人尚复尔,草木何足云。
优稳四皓官,清崇三品列。
伊予再尘忝,内愧非才哲。
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
分命在东司,又不劳朝谒。
既资闲养疾,亦赖慵藏拙。
宾友得从容,琴觞恣怡悦。
乘篮城外去,系马花前歇。
六游金谷春,五看龙门雪。
吾若默无语,安知吾快活。
吾欲更尽言,复恐人豪夺。
应为时所笑,苦惜分司阙。
但问适意无,岂论官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