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稳四皓官,清崇三品列。
伊予再尘忝,内愧非才哲。
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
分命在东司,又不劳朝谒。
既资闲养疾,亦赖慵藏拙。
宾友得从容,琴觞恣怡悦。
乘篮城外去,系马花前歇。
六游金谷春,五看龙门雪。
吾若默无语,安知吾快活。
吾欲更尽言,复恐人豪夺。
应为时所笑,苦惜分司阙。
但问适意无,岂论官冷热。
优稳四皓官,清崇三品列。
伊予再尘忝,内愧非才哲。
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
分命在东司,又不劳朝谒。
既资闲养疾,亦赖慵藏拙。
宾友得从容,琴觞恣怡悦。
乘篮城外去,系马花前歇。
六游金谷春,五看龙门雪。
吾若默无语,安知吾快活。
吾欲更尽言,复恐人豪夺。
应为时所笑,苦惜分司阙。
但问适意无,岂论官冷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以及他对于官职变化持有一种超然的心态。通过对比优渥的官职与自己内心的平静,诗人表达了对物质财富与精神满足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伊予再尘忝,内愧非才哲"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修养有一种自知之明,虽然身处世俗的尘埃之中,但内心追求超脱物欲的高洁。
"俸钱七八万,给受无虚月"则描写了丰厚的经济来源,这里的"俸"字有赠送或赏赐的含义,表明诗人在经济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而"无虚月"则强调这种收入的稳定和可靠。
接下来的几句"分命在东司,既资闲养疾,亦赖慵藏拙。宾友得从容,琴觞恣怡悦。乘篮城外去,系马花前歇。六游金谷春,五看龙门雪。吾若默无语,安知吾快活。"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如分配到的职务、养病、与朋友相聚、欣赏自然美景等,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之外寻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最后几句"吾欲更尽言,复恐人豪夺。应为时所笑,苦惜分司阙。但问适意无,岂论官冷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度表达个人情感的担忧,以及对世俗评价的超然态度,最终归结到只要内心满足,对于外界的评价和变化持有一种淡然的看法。
整首诗通过对比物质与精神、世俗与超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生活平衡的哲学思考。
锦帐寒添,画檐雀噪,冻云布野。
望空际、瑶峰微吐,琼花初绽,江山如画。
裁冰剪水装鸳瓦。杳旗亭路,依稀管弦台榭。
倚小楼佳兴,一行珠帘不下。随缕板、歌声閒暇。
傍翠袖云鬟、怜艳冶。
似佯醉、不耐娇羞,浓欢旋学风雅。
向暝色、双鸾舞罢。红兽暖、春生金斝。
但殢饮,香雾捲、壶天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