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亡诗》
《悼亡诗》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0)
鉴赏

这首诗是沈约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悼亡诗》,它通过对逝去春天和即将到来的新春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这两句点明时序,说明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又五天的时间,而现在的秋天依然温暖如初,阳光依旧洒在屋梁上。这既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描绘,也表现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这两句写的是兰花和蕙草,在这个春天里已经开放,而到了明年春天,它们又会重新盛放。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然而紧接着的"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则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易逝的悲凉,兰花和蕙草虽然可以年年复苏,但人的生命却是短暂且无法重来的。这是诗中最为沉痛的情感表达。

随后"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描述的是室内的景象,帐帘和床褥都已经被收起来,尘土覆盖着曾经坐过的地方,帐子也单独地遮盖着空荡荡的床位。这一切都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一种留念,同时也是对于人事变迁、物是人非的一种无奈感受。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消逝和人生易逝的深切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其十

今年太岁火逢辛,火德炎炎照紫宸。

眼看点虏遭天破,未必朝廷用一人。

(0)

醉落魄/一斛珠

铜彝绣箔。风流不到临春阁。婆娑清影来岩壑。

梅魄兰魂,香染九秋萼。蕊仙拥下青瑶幕。

粟肌透入黄金约。有人奚酉逢鱼摸。

欲插还羞,重把鬓云掠。

(0)

米元章临笔精日寒二帖赞

义献之迹,临者米也。溯观欣书,乃二体也。

随珠卞璧,萃此纸也。以鉴得之,亦可纪也。

(0)

楞伽经注帖赞

贝多之叶来金仙,益以注释非忘言。

楞伽著在西域编,名虽或讹经则传。

唐世经生笔力便,兹文流布今几年。

河南题字恐未然,留与末世观蹄筌。

(0)

苏文定衙前至京湖三口帖赞

周禾同颖,赵玉连璧。层见间出,又其伟特。

有美颍滨,味道自得。

既相师于父子,又斋驱于翰墨。

吾评其人,概犹可识。

盖严重端肃者老泉之教,而淳劲迈往者长公之德。

谓余不信,视此手泽。

(0)

李伯时醉卧图诗帖赞

猗龙眠,本书仙。工而妍,画亦然。醉之趣,醒不传。

题此诗,比逃禅。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