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虬虽困,不资鳝鳅。鸑鷟虽孤,不匹鹜雏。
虽有香草,当户必除。虽有仁人,在敌必诛。
狐白虽美,炎暑必置。舟车之用,易地则弃。
蕙兰不采,无异蓬蒿。干将不试,世比铅刀。
以骥捕鼠,曾不如狸。饿夫获璧,不如得糜。
郭生纯臣,鲁连高士。彼乃登台,此则蹈海。
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宁渴而死,不啜盗泉。
龙虬虽困,不资鳝鳅。鸑鷟虽孤,不匹鹜雏。
虽有香草,当户必除。虽有仁人,在敌必诛。
狐白虽美,炎暑必置。舟车之用,易地则弃。
蕙兰不采,无异蓬蒿。干将不试,世比铅刀。
以骥捕鼠,曾不如狸。饿夫获璧,不如得糜。
郭生纯臣,鲁连高士。彼乃登台,此则蹈海。
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宁渴而死,不啜盗泉。
这首诗名为《拟矫志篇》,是明代文学家王廷陈所作。诗中以物象和历史人物为例,表达出作者坚贞不屈、坚守原则的人格追求。首句“龙虬虽困,不资鳝鳅”,比喻即使处境艰难,也不屑于与小人为伍;“鸑鷟虽孤,不匹鹜雏”则表示宁愿孤独,也不愿与庸俗者为伴。接下来通过“香草”、“仁人”、“狐白”等意象,强调了洁身自好和立场坚定的重要性。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珍贵的物品或人才,如“干将”宝剑,若不用于合适的地方,也会失去价值。“以骥捕鼠”和“饿夫获璧”两个典故,表达了才智和财富在不适合的情况下,反而不如普通方法或简单事物有效。最后,诗人推崇郭生(指郭伋)这样的忠臣和鲁连那样的高士,他们选择直道而行,宁可牺牲,也不妥协。
整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权谋的鄙视,体现了其独特的道德立场和人生观。
买陂塘旋栽杨柳,闲官宜治闲务。
老天助我攻清淡,两月不遭泥雨。规别渚。
更累土为山,留土分为屿。乡人共语。
叹百岁堙芜,一朝疏辟,此去日成趣。
江湖愿,自是平生心许。元英谁羡陈吕。
石渠细溜鸣琴筑,清似我家诗句。杯引醑。
便收拾松风,写入丝桐谱。区区学古。
愧窃禄无功,投闲有分,犹患不如圃。
春来久无雨,都作艳阳天。
天公素念民事,其忍秽良田。
鞭起九渊浓睡,散作两间膏泽,生意发天然。
听得老农语,大有是今年。玉堂深,金阙近,乱云烟。
乾坤放眼无际,何物不鲜妍。
休把圣功收敛,要使人心满慰,万事此为先。
我老归农好,宜买潞河船。
朱户粘鸡,钿钗簇燕,恰颁三日王春。
记得当年佳梦,始绂祥麟。
杜陵天近衣冠盛,谢庭春暖蕙兰馨。
人争羡,青鬓未饶,恩袍草色光凝。佳音须侧耳听。
报取日下蜚声。茧纸涂鸦,天上宝墨犹新。
蛰雷先奋三冬暖,便风终快九霄鹏。
君须念,早晚小儒,终期一报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