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石引铁金不连,饵可得鱼龙不吞。
蜡戟虽妍不可刺,明珠虽贵不可餐。
水中之车何殊陆地之船。
玉卮无当不以注,白刃倒持安用铦。
手中虽有丈八矛,试之井底难回旋。
虽有轻舆驾良驷,途穷日暮安能前。
丈夫虽有磊落才,生不逢时终蒿莱。
磁石引铁金不连,饵可得鱼龙不吞。
蜡戟虽妍不可刺,明珠虽贵不可餐。
水中之车何殊陆地之船。
玉卮无当不以注,白刃倒持安用铦。
手中虽有丈八矛,试之井底难回旋。
虽有轻舆驾良驷,途穷日暮安能前。
丈夫虽有磊落才,生不逢时终蒿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的《行路难五首(其二)》,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首句“磁石引铁金不连”形象地描绘了磁石吸引铁质却无法连接金属的特性,暗示了才华出众的人可能难以与权贵相合。接下来的诗句“饵可得鱼龙不吞”进一步强调了诱惑无法打动某些人的原则。
诗中“蜡戟虽妍不可刺”和“明珠虽贵不可餐”则揭示了外表华丽但无实际价值的事物无法解决问题,暗示了世事的虚伪和现实的无情。“水中之车何殊陆地之船”和“玉卮无当不以注”则比喻即使拥有再好的条件,如果缺失关键要素,也无法发挥作用。
“白刃倒持安用铦”和“手中虽有丈八矛,试之井底难回旋”这两句,通过兵器的不当使用,寓意英雄无用武之地,才华在困境中难以施展。“虽有轻舆驾良驷,途穷日暮安能前”则表达了即使有优越的条件,面对困境也无济于事。
最后两句“丈夫虽有磊落才,生不逢时终蒿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无奈和悲叹,认为即使有卓越才能,若时机不对,也只能像杂草一样被埋没。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时代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