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会泮池,兹典或云颇。
堂上陈笾豆,堂下张灯火。
中座俱时髦,贱子侧席左。
既陪弦与歌,矧脱缰交锁。
学问愧无闻,色容焉敢惰。
锡宴有常节,极欢非不可。
元夕会泮池,兹典或云颇。
堂上陈笾豆,堂下张灯火。
中座俱时髦,贱子侧席左。
既陪弦与歌,矧脱缰交锁。
学问愧无闻,色容焉敢惰。
锡宴有常节,极欢非不可。
这首明代诗人梁兰的《元夕会泮池分韵得可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在学府泮池举行的聚会活动。诗中通过细致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庄重与热闹气氛。"堂上陈笾豆"写出了祭神供品的摆放,"堂下张灯火"则体现了明亮的照明,象征着知识的光芒。"中座俱时髦"暗示了出席者的身份和风度,而"贱子侧席左"则是诗人自谦的表达,表示自己在这样的场合中并不显赫。
诗人强调了聚会中的学术交流和友情互动,"既陪弦与歌,矧脱缰交锁"形象地描述了音乐与自由交谈的氛围。同时,他也表达了自我反省,"学问愧无闻"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己学术成就的谦逊。最后,他指出虽然宴会有常规,但尽情欢乐也是可以的,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既展示了元夕聚会的喜庆,又寓含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个人修养的反思。
天宇碧。冰蜍又飞上,半规孤白。
翠波不动,雯华疑裂。
挂壁昏镫无焰,渐秋窗、凉影如雪。催行客。
夜乌惊起,绕枝凄咽。冷浸星痕欲滴。
点征衣、方诸泪湿。如许清辉,无因向、红楼人说。
马背寻残梦,彷佛身到,琳华宫阙。太相逼。
一片烟霜晓色。
紫陌春如绮。正巴陵、征南昨夜,捷书飞至。
阊阖门开排彩仗,夹道笙歌鼎沸。
都不用、鱼龙百戏,顷刻凤楼抛钿屑,算今朝、玉做人间世。
洗兵马,丰年瑞。临轩弥觉天颜喜。
喜春城、九衢花满,千官珠缀。
更向银刀都里望,小衬粉侯殊丽。
想入蔡、军容如是。
宴罢不须宣翠烛,水晶毬、万盏天边坠。
长似昼,晃归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