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碧。冰蜍又飞上,半规孤白。
翠波不动,雯华疑裂。
挂壁昏镫无焰,渐秋窗、凉影如雪。催行客。
夜乌惊起,绕枝凄咽。冷浸星痕欲滴。
点征衣、方诸泪湿。如许清辉,无因向、红楼人说。
马背寻残梦,彷佛身到,琳华宫阙。太相逼。
一片烟霜晓色。
天宇碧。冰蜍又飞上,半规孤白。
翠波不动,雯华疑裂。
挂壁昏镫无焰,渐秋窗、凉影如雪。催行客。
夜乌惊起,绕枝凄咽。冷浸星痕欲滴。
点征衣、方诸泪湿。如许清辉,无因向、红楼人说。
马背寻残梦,彷佛身到,琳华宫阙。太相逼。
一片烟霜晓色。
这首《玉京秋·晓月》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月光下的秋景图,充满了宁静与清冷之美。
开篇“天宇碧”,以碧蓝的天空为背景,引出接下来的月色景象。接着,“冰蜍又飞上,半规孤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升起的情景,如同一只冰做的蟾蜍,半圆而孤独地挂在空中,给人以清凉之感。
“翠波不动,雯华疑裂”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水面的静谧与美丽,仿佛水面上裂开了云纹般的图案,又似乎在暗示着某种不寻常的氛围。紧接着,“挂壁昏镫无焰,渐秋窗、凉影如雪”两句,将月光与室内昏暗的灯光对比,营造出一种从明亮到幽暗,再到清冷的视觉效果,同时通过“凉影如雪”这一比喻,强化了秋夜的寒冷与静寂。
“催行客。夜乌惊起,绕枝凄咽”描绘了行人在月光下的匆匆身影,以及夜鸟被惊起后的凄厉叫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情感色彩。接下来,“冷浸星痕欲滴。点征衣、方诸泪湿”两句,将月光与星辰的映照与行人的衣物联系起来,不仅表现了月光的清冷,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行人心中的哀愁。
最后,“如许清辉,无因向、红楼人说”表达了对月光美景的感慨,却无法与他人分享,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而“马背寻残梦,彷佛身到,琳华宫阙”则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的世界,想象着在月光的引领下,仿佛穿越到了仙境一般的宫殿,充满了浪漫与神秘。
“太相逼。一片烟霜晓色”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景色的总结,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烟霜笼罩的清晨,与月光的清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姿。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秋夜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抒发,是一幅融合了视觉与情感的艺术画卷。
碧简朝天章奏频,清宫髣髴降灵真。
五龙金角向星斗,三洞玉音愁鬼神。
风拂乱灯山磬曙,露沾仙杏石坛春。
明朝醮罢羽客散,尘土满城空世人。
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
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
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
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
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
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
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
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
帝泽倾尧酒,宸歌掩舜弦。
欣逢下生日,还睹上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