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孙莘老》
《赠孙莘老》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至愚不学常如足,盛德之充久自彰。

管小始疑天可尽,绠穷终信海非量。

始惭自待从来薄,不及时中适取狂。

安得此生天与幸,没身得不去门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sūnshēnlǎo
sòng / wánglìng

zhìxuéchángshèngzhīchōngjiǔzhāng

guǎnxiǎoshǐtiānjìngěngqióngzhōngxìnhǎifēiliáng

shǐcándàicóngláibáoshízhōngshìkuáng

ānshēngtiānxìngméishēnménqiáng

翻译
即使最愚笨的人也不停学习,如同脚踏实地,美德充实久了自然显现。
开始时怀疑天的高度是否有限,但最终相信海洋的深度并非可以度量。
起初惭愧自己自视甚低,未能把握时机,反而变得狂妄。
如何能有幸此生,直到生命终结都能留在师门之中。
注释
至愚:极愚笨。
不学:不停学习。
常如足:如同脚踏实地。
盛德:高尚的品德。
之充:的充实。
久自彰:自然显现。
管小:开始怀疑。
天可尽:天的高度是否有限。
绠穷:绠(井绳)的尽头。
海非量:海洋的深度无法度量。
自待:自视。
从来薄:自始以来的轻视。
及时中:把握时机。
适取狂:变得狂妄。
安得:如何能。
天与幸:有幸。
没身:一生到死。
不去门墙:不离开师门。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朋友赠送给名士孙莘老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修养不足的自谦。诗中“至愚不学常如足”表现出作者对知识渴望但自知能力有限的态度,而“盛德之充久自彰”则是赞扬孙莘老的高尚品德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接下来的两句“管小始疑天可尽,绸穷终信海非量”,通过对比天空和大海的无限性,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无边和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紧接着,“始惭自待从来薄,不及时中适取狂”则是诗人自省自己的修养不够,对于那些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恰当把握机会的人表示出羡慕之情。

最后两句“安得此生天与幸,没身得不去门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有机会认识孙莘老而感到庆幸,同时也感叹即使生命结束,也愿意守护在这份友谊的围墙内,不离不弃。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作者对于知识、修养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朋友高尚品德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九十九

蹭蹬诸贫士,饥寒成至极。

闲居好作诗,札札用心力。

贱他言孰采,劝君休叹息。

题安糊䴵上,乞狗也不吃。

(0)

诗三百三首·其四十八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

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0)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二

剧孟不知名,千金买宝剑。

出入平津邸,自言娇且艳。

(0)

田家杂兴八首·其七

梧桐荫我门,薜荔网我屋。

迢迢两夫妇,朝出暮还宿。

稼穑既自种,牛羊还自牧。

日旰懒耕锄,登高望川陆。

空山足禽兽,墟落多乔木。

白马谁家儿,联翩相驰逐。

(0)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帝曰简才能,旌贤在股肱。

文章体一变,礼乐道逾弘。

芸阁英华入,宾门鹓鹭登。

恩筵过所望,圣泽实超恒。

夏叶开红药,馀花发紫藤。

微臣亦何幸,叨此预文朋。

(0)

长安卧病

身世足堪悲,空房卧病时。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阴移。

已觉生如梦,堪嗟寿不知。

未能通法性,讵可免支离。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