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
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
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表达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个人却像醉酒一样,对此感到麻木和无奈。"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则是说诗人选择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与自然为伴,感受到月光下的宁静与深邃。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内心充满无常和悲凉之情。而"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则显露出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淡漠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出世离俗的情怀,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长安东去是骊山,上有高台下有泉。
前有幽王后秦始,覆车在昔良难纪。
华清宫殿又何人,至今流恨池中水。
君不见天道幽且深,败亡未必皆荒淫。
亦有英君御区宇,终日忧勤思下土。
贤妃助内咏鸡鸣,节俭躬行迈往古。
一朝大运合崩颓,三宫九市横豺虎。
玄宗西幸路仍迷,宜白东迁事还沮。
我来骊山中哽咽,四顾徬徨无可语。
伤今吊古怀坎轲,呜呼其奈骊山何。
昼短夜长,秉烛夜游。昼长夜短,良夜如流。
夜游花似雾中看,如流良夜难成眠。
我欲易春日为夏日,使坐花而飞觞者,皆尽兴以交欢。
更欲易夏夜为冬夜,使隐几而梦蝶者,乃不苦于仆缘。
知不可乎骤得,徒寤寐以永叹。
吁嗟乎得必有失,智不如愚。
倏忽凿而混沌死,天地有憾何时无。